?一、法院判緩刑誰決定
嫌疑人只有在滿足法律規定的判決緩刑的條件之后,才可以適用緩刑,然后法院的法官根據實際的情況來對嫌疑人進行判決,當然想要獲得緩刑也是少不了委托律師的辯護,可以增加判決緩刑的幾率。
根據現行《刑法》第七十二條規定,“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一)犯罪情節較輕;
(二)有悔罪表現;
(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第七十四條明確規定,對于累犯和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不適用緩刑。
這就是說,適用一般緩刑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是犯罪分子被判處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是根據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法院認為不關押也不致于再危害社會;
三是罪犯不屬累犯和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
對于符合適用緩刑條件的犯罪分子,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懷孕的婦女;已滿七十五周歲的老年人,刑法明確規定必須適用緩刑,這體現了以人為本和人道主義精神。
二、被判處緩刑需要坐牢嗎
緩刑稱暫緩量刑,也稱為緩量刑,是指對觸犯刑律,經法定程序確認已構成犯罪、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人,先行宣告定罪,暫不執行所判處的刑罰。由特定的考察機構在一定的考驗期限內對罪犯進行考察,并根據罪犯在考驗期間內的表現,依法決定是否適用具體刑罰的一種制度。
緩刑考驗期限,應當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所謂判決確定之日,即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它包括兩種情況:
一種是沒有提出上訴、抗訴的一審判決的法定上訴、抗訴期滿的第2天;另一種是第二審人民法院判決確定之日。判決前先行羈押的日期不予折抵緩刑考驗期限。因為羈押期限能折抵刑期,而緩刑考驗卻不是刑期。
三、宣告緩刑后怎么樣
對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一審宣判后,已無須再予關押。如果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前,犯罪分子仍然在押,第一審人民法院可以先作出變更強制措施的決定,改為監視居住或取保候審,并通知有關的公安機關,待判決發生法律效力后,再依法由公安機關將犯罪分子交其所在單位或者基層組織予以考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高空拋物判多久
2021-01-06訴訟費用緩交的情況
2020-12-01代理人身損害案件律師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0-12-13監事最大要承擔的責任是什么
2020-12-22傷殘評定前應準備的材料有哪些
2021-02-19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要件有什么
2021-03-08單方解除合同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1-01-05無合同用工超過多久不能追訴
2021-01-23臨時用工合同是否可以不繳納社保
2021-03-13非法終止勞動合同怎么處理
2021-01-18勞動者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規定是什么
2020-12-17競業限制合同里面沒有寫時間有沒有效
2021-03-03工會要做哪些工作
2021-01-16產假期間員工裁員補償標準
2020-12-17公司部門解散可以辭退員工嗎
2021-02-19產品質量保險的保險范圍是什么
2021-01-16建筑工程保險合同
2021-02-24車險續保押金是不是必須繳納
2021-03-19受益人先于被保險人死亡要理賠嗎
2021-01-27蘇州一保險合同格式條款被判無效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