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原告汪XX與妻何XX婚后生有三子一女,1986年,長子汪XX(時28歲)到伯祖父家生活(農村稱為立嗣),1981年次子汪XX(時17歲)到叔叔家立嗣。1988年,由公親、長輩參加,汪XX與三子立分家書一份,載明:長子汪XX負責祖父母及伯祖父三人的撫養義務,與父母兄弟無任何負擔關系,家庭財產也與汪XX無任何關系;次子汪XX、三子汪*富對父母有贍養義務。1995年11月,原告汪XX夫婦與次子汪XX、三子汪*富訂立協議一份,約定:父親汪XX由汪XX負責贍養;母親由汪*富負責贍養。協議簽訂后,原告汪XX即與次子汪XX共同生活。1997年汪XX與汪XX夫婦發生矛盾,汪XX一氣之下離開汪XX家又與其妻一起到三子汪*富家生活。其間,原告汪XX夫婦的責任田自己耕種。2004年2月,原告汪XX以喪失勞動能力為由,向法院起訴,要求汪XX履行1995年的贍養協議,由其一人負擔原告的全部生活費用及醫療費用。被告汪XX認為:我系由父母決定到叔叔家生活,我要負責對叔叔的贍養,我不應再贍養原告,況且目前我沒有能力贍養原告,原告的其他子女應承擔贍養義務。
[評析]
本案在審理過程中,對1995年原、被告雙方所簽贍養協議是否有效產生了兩種不同的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該協議有效。一是該協議符合《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的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十七條的規定,贍養人之間可以就履行贍養義務簽訂協議,并征得老年人同意。本案中1995年原、被告簽訂的協議,并不僅僅是原、被告之間協商的結果,而是汪*德與其弟汪*富就如何贍養父母達成的協議,這份協議是原告汪一誠夫婦同意的。所以該協議符合《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的規定。二是該協議符合《民法通則》關于民事法律行為的規定。根據《民法通則》第55條的規定,民事法律行為生效應具備四個要件,即:當事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須意-思表示真實;須不違反法律及社會公共利益;內容必須確定和可能。本案中,原、被告雙方于1995年簽訂協議時,均是成年人,不存在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情形,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完全可以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雙方均在協議上簽字,并無一方受脅迫或受欺詐的情形,意-思表示是真實的;贍養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子女的義務,符合有關法律規定;而且也無證據證明上述協議的內容無法履行。三是協議符合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該贍養協議是當事人多方真實意-思表示一致的結果,協議效力如何不僅是雙方當事人關注的焦點,也是法院據此確定各贍養義務人的一個重要依據,如果漠視協議,難以讓當事人心服。民事行為具有很強的當事人意志性,人民法院不承認贍養協議,也就等于剝奪了當事人對民事行為的選擇權,制約了當事人的意志在民事行為中的充分體現。據此,應當認定為協議有效,由被告一人承擔原告的所有贍養責任。
第二種觀點認為,該協議無效,應判決原告的三子一女共同承擔贍養義務。理由如下:
其一、該協議并不符合《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的規定。該法第十七條雖然允許"贍養人之間可以就履行贍養義務簽訂協議",但這里的"贍養人"應當指所有承擔贍養義務的人,而不是贍養人的隨意組合?!痘橐龇ā返诙粭l第一款規定:"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具體到本案中,原告汪一誠生有三子一女,則這三子一女均對汪一誠負有贍養義務,如果要簽訂贍養協議,應當是這三子一女之間訂立協議,而1995年的協議中,只有次子和三子參加,而長子和女兒沒有參加,顯然不符合《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的規定。
其二,該協議違反公平原則。作為民法的一條重要原則,公平原則強調權利、義務的對等性。本案中,1995年的協議在為汪*德、汪*富設置義務時,作為對父母負有相同贍養義務的兄弟,二人卻承擔了明顯不同的義務:汪*德除贍養父親外,還必須根據1987年的分家書負責叔叔的贍養義務,而汪*富僅負責贍養母親一人。汪*德、汪*富的法律地位和身份是平等的,但協議卻為他們設置了不平等的義務,這顯然是不公平的。
其三,該協議有可能損害原告的合法權益。從立法本意上,贍養制度本身是為了保護老年人在年老體衰時能夠老有所養,充分保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從該案中,我們可以看出,協議書僅僅將對原告的贍養義務設置給被告一人,如果被告汪*德家庭經濟狀況發生變化,則極有可能減弱或喪失贍養能力,無形中給原告的生活帶來了風險,不能充分保護原告應獲得子女贍養的合法權益。
其四,該協議不符合民事法律行為的生效要件。根據《民法通則》第55條的規定,生效的民事法律行為必須不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原被告1995年的協議不是所有贍養人之間的協議,違反了《老年人權益保護法》第十七條的規定,汪一誠的長子和女兒未承擔對父母的贍養義務,違反了《婚姻法》第二十一條及《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十五條"贍養人不得以放棄繼承權或者其他理由,拒絕履行贍養義務"的規定;而且極有可能對汪一誠獲得子女贍養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民事行為依法不能生效。故原、被告1995年的贍養協議因違反法律規定而不具備法律效力。
無效的民事行為自始不具備法律效力。故汪一誠的贍養義務應由其三子一女共同承擔,考慮到長子汪*才已承擔了祖父母、伯祖父的養老義務,次子汪*德已承擔了叔叔的贍養義務,可適當減輕二人的贍養責任。
綜合上面的介紹,贍養協議要符合法律規定,才會具有法律效力。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后,對于贍養協議怎么才有效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人事爭議被申請人提交答辯書的限期是多久
2021-01-09商標復審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27如何計算票據貼現利息
2020-12-05非法校園貸報警能追回嗎
2020-11-14車禍事故處理多久下來
2021-01-24父母離異后誰是監護人
2020-11-20案件判決以后還能保全嗎
2020-12-19擔保合同中止履行的情形
2021-01-26房產贈與給子女的契稅怎么計算
2020-12-30中介有哪些價格欺詐的情形
2020-12-11簽定入職擔保書違反勞動法嗎
2021-02-11如果公司倒閉不同意調離其他崗位有賠償嗎
2020-12-20發生勞動糾紛勞動者如何維權,勞動者維權時的注意事項
2020-12-06飛機天氣原因延誤賠償
2020-12-14保險人合同解除權的方式有哪些
2020-12-19保險合同中無須注明的條款包括違約責任和爭議處理
2020-11-26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二)
2020-11-13保險合同的履行
2021-02-14定值保險還是超額保險
2021-01-02同等責任定損需要雙方保險都在嗎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