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認定為精神病,刑事責任的標準是怎么樣的?
被鑒定人實施危害行為時,經鑒定患有精神疾病,由于嚴重的精神活動障礙,致使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為無刑事責任能力。
被鑒定人實施危害行為時,經鑒定屬于下列情況之一的,為具有責任能力:
1、具有精神疾病的既往史,但實施危害行為時并無精神異常;
2、精神疾病的間歇期,精神癥狀已經完全消失。
二、精神病患者犯罪承擔法律責任嗎
由于精神病人犯罪是特殊犯罪主體,又是一個較難把握的司法實務問題。特別加之于精神病患者或利用精神病患者大肆進行各類刑事犯罪的活動屢屢發生,也成為危害社會的嚴重問題。怎樣才能排除干擾準確懲治犯罪,這就要全面正確的掌握刑法總則的若干規定及相關司法解釋。
根據刑法第十八條: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進行強制醫療。
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三、精神病患者犯罪需要進行精神疾病司法鑒定:
精神疾病司法鑒定是司法鑒定項目之一,在審理案件中,對涉及法律問題的當事人。懷疑患有精坤病時,由司法機關聘請精神病科醫師和法學工作者共同進行精神狀態的檢查、分析、判斷和評定。
精神疾病司法鑒定的對象和任務是:判定當事人有無精神病;有無責任能力;判定確屬精神病患者實施危害社會行為時,有無辨認和控制能力,有無行為能力;對犯罪之后出現精神病而未判決的被告人,提出能否適用刑罰的意見。
對于在押犯發生精神病者,提出適當醫療的意見;判定民事當事人有無取得權利和承擔義務的能力,從而確定遺囑、合同、買賣、贈與、婚約、契約、租賃等法律行為是否有效。
對無責任能力或行為能力需要綜合判斷,不能認為患有精神病就一律認定無責任能力或行為能力,應根據各種精神病的不同性質、病程的不同階段,臨床表現等具體分析有無責任能力或行為能力。
綜合上面所說的,精神病者在做出犯法事情之后是否需要為自己的過錯負責任,那么就需要看精神病患者患病的程度,只要在實施犯罪時人是屬于在正常的狀態那么就會為自己所做錯的事情付出相應的代價,不會因是屬于病人而逃脫自己的罪行。
精神病人犯罪能否負刑事責任
精神病人殺人后可以獲國家賠償嗎?
精神病人犯罪怎么確定刑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加盟合同書的格式是怎么樣的
2020-12-09合同沒有約定違約金如何處理?
2020-11-18名譽權被侵犯有哪些懲罰
2021-01-09圖書的著作權歸屬是怎樣確定的
2021-03-22監視居住會有案底嗎
2020-12-01別人盜取個人隱私可以報警嗎
2021-02-08單位的資金可以以個人名義開立賬戶嗎
2021-02-15保管合同沒約定生效期限
2021-02-22解除勞動合同之后多久生效
2020-12-17勞動爭議管轄異議
2020-11-29這種情況能否獲得人壽保險公司經濟補償
2021-02-02貿易合同中對保險的約定是怎樣的
2021-02-14機動車輛第三者責任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16快速理賠需要報警嗎
2020-11-30被保險人未履行風險增加的通知義務怎么處理
2021-02-02交強險實施后車禍是如何進行賠付的
2020-12-22購買車險后還需注意哪些細節
2021-02-17論訴訟代理主體之規范
2021-02-15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是指什么
2021-02-06土地經營權是怎樣抵押的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