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無刑事責任民事責任需要承擔嗎?
需要承擔,刑事責任與侵權民事責任同屬法律責任,在構成要件上有很多相似之處,如都須違法行為的存在,基本上都要考慮行為人主觀上的過錯,都重視對因果關系的考察等等。但是就現代社會而論,刑事責任與民事責任二者也是明顯的區別:
1,兩者產生的前提不同。刑事責任產生的前提是犯罪行為,因而刑事責任與行為人的犯罪行為有著必然的聯系;而民事責任產生的前提是違反民事義務,因而民事責任與民事主體違反民事義務的行為有著必須的聯系。
2,責任承擔的主體不同。刑事責任只能由犯罪人對國家承擔責任。而民事責任是違反民事義務的行為人對被侵害人承擔責任而不是向社會或國家承擔責任,因而是否實際地追究民事責任,可以被侵害人的意志為轉移,民事侵權行為人可因被侵害人的同意而被免除責任。
3,主觀方面不同。刑事責任的成立一般以犯罪人的故意為常態,刑事責任的成立及大小受行為意志狀態和行為人主觀惡性的影響,對于過失犯罪只有在法律有明文規定為犯罪時,才可以認定為犯罪,而民事責任絕大多數是因過失行為所導致的,其責任范圍一般也不受主觀惡性大小的影響。
二、無刑事責任的司法解釋
無刑事責任能力是行為人不具備或者喪失了辨認或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刑事責任能力可以因為行為人尚未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而不具備,也可以因為行為人患精神病而不具備或者喪失。現代各國刑法一般規定,無刑事責任能力人實施刑法所禁止的危害行為不構成犯罪,不負刑事責任。中國刑法規定,不滿14周歲的人,完全不負刑事責任。
無民事行為能力完全不具有以自己的行為從事民事活動以取得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資格。無民事行為能力的公民稱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中國,10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應由他們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法律關于無民事行為能力的規定,目的是保護無行為能力人的益和社會經濟交往的安全。認定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應由其近親屬或所在單位向人民法院提出宣告申請。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精神恢復正常后,由本人或利害關系·人向法院申請撤銷無民事行為能力的宣告。
在司法實踐中,對于無刑事責任的情況是非常常見的,涉及到犯罪事實不構成立案偵查的條件的,或者犯罪事實輕微的是可以不追究刑事責任的,但一般都需要對民事責任進行處理,如在打架斗毆過程中只造成了輕微傷的,還需要對民事責任進行賠償。
無刑事責任能力可否認定正當防衛行為
未遂犯是否承擔刑事責任
未成年人犯罪是否應當負刑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黨紀處分有追訴時效嗎
2021-03-13二手房買賣合同簽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2021-01-23被情感咨詢騙了幾千元怎么維權
2020-11-30事業編簽了5年能辭職嗎
2020-11-27人身損害死亡賠償金如何分配
2020-11-24代位繼承的定義
2021-02-13合同擔保的擔保方式有哪些呢
2020-11-17小區違章建筑如何處理
2020-11-22試用期離職領導不給批怎么辦
2021-03-20公司員工購買人身意外保險相關事宜
2020-11-29人身保險合同當事人能否約定損失賠償條款
2020-11-10人身意外保險公司理賠
2021-02-07車險新規:車險費率改革后,這些情況也納入責任賠償范圍
2021-02-14出險時保險公司應賠多少錢
2020-12-02對方逃逸保險賠償嗎
2021-03-20保險公司何時不用賠償
2020-12-02轎車自燃保險公司及時理賠商家代位求償
2020-11-30保險受益權的法律性質
2020-12-12保險代理人簽訂假合同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1-16土地承包經營權包括哪些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