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過失犯罪什么情況下不負刑事責任
刑事責任,是依據國家刑事法律規定,對犯罪分子依照刑事法律的規定追究的法律責任。刑事責任包括兩類問題:一是犯罪;二是刑罰。
具體表現為犯罪分子有義務接受司法機關的審訊和刑罰處罰。中國刑法規定: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
《刑法》第十五條規定: 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
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二、過失犯罪的情形有哪些?
過失犯罪是指行為人在過失的心理狀態下實施的犯罪,是犯罪構成要件中主觀方面的一種心理狀態。那么根據刑法規定,過失犯罪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疏忽大意的過失犯罪,即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發生這種結果,從而構成犯罪。所謂 “應當預見”是指行為人對其行為可能發生結果的認識能力而言?!皯旑A見”要求根據具體情況,確認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是否有能力作出判斷,包括根據行為人的年齡、工作職責、文化程度、知識水平、工作經驗、生活經驗等因素?!笆韬龃笠狻本褪峭ǔKf粗心大意、忽略、忘記、沒想到等。
(二)過于自信的過失犯罪,即行為人已經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了這種危害社會的結果,從而構成犯罪。這種過失,就行為人的認識能力來說,已經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但同時又忙著某種僥幸心理,輕信這種結果也許不會發生。
(三)應當注意的是刑法對過失犯罪的規定,與故意犯罪有很大的不同。一是在過失犯罪的構成條件上作了很大限制,過失行為只有造成嚴重危害社會的結果,刑法才規定為犯罪,如果沒有造成實際危害結果,雖有過失行為,則不是犯罪,可以進行教育或行政處罰。而在故意犯罪中,許多犯罪只要行為一經實施,就構成犯罪,比如行為人實施了殺人行為,雖然由于某種原因沒有得逞,也應當負殺人未遂的刑事責任。二是在處罰上,鑒于過失犯罪的主觀惡性比故意犯罪小,刑法對過失犯罪的處罰比對故意犯罪的處罰規定得輕。
過失犯罪主要區分為兩大類,即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于自信的過失。當然,無論是哪種情況下的過失,要求必須是在法律有規定的前提下,才能認定構成犯罪。比如,故意毀壞他人財物的行為,在達到一定金額標準的時候,可以認定為故意毀壞財物罪。但要是行為人在過失的情況下,對他人財物有損毀行為的話,此時不管被毀損的財物金額有多少,這都不能認定構成過失犯罪。因為《刑法》中并沒有,就過失毀壞他人公私財物的行為規定為犯罪。
過失犯罪既遂是否存在?
過失犯罪的構成要件包括哪些
不作為過失犯罪有哪些情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保障女性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2020-12-03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是在什么時間可以做
2021-03-23在公共場合做愛構成犯罪嗎
2021-02-09雇員在從事雇傭工作中與雇員之間存在合伙關系嗎
2021-01-24債權人申請破產流程
2021-02-13破產和解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0-12-01產品質量投訴書怎么寫呢
2020-11-08失信是永久性的嗎
2021-03-18法院恢復審理有期限嗎
2021-01-26行政處罰公示期多久
2021-01-24產假期被裁員賠償標準
2020-12-24未經批準在名稱中使用“銀行”字樣的會坐牢嗎
2020-12-17主合同消滅擔保合同也消滅嗎
2021-03-02關于開發商的“套路”購房者應如何應對
2021-01-03劃撥土地沒房產證怎么過戶
2021-02-26同一時間段能否成立不同勞動關系
2021-01-17家政服務人員受傷能適用雇傭損害關系索賠嗎
2021-03-05哪些問題涉及保單的現金價值
2021-03-06保險合同期限屆滿或履行完畢是指什么
2021-03-24投保人在投保后應該承擔哪些義務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