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罪犯監外執行實施細則的內容有哪些?
罪犯監外執行實施細則
第一章 適用條件
第一條 對被判處有期徒刑(含原判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和無期徒刑減為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暫予監外執行:
(一)患有嚴重疾病,短期內有死亡危險的;
(二)患有精神疾病,無服刑能力的;
(三)患有各種惡性腫瘤,或者疾病不可逆轉,需要進行心、肺、肝、腎等重要臟器的四級手術以及國家衛生行政部門規定在三級甲等醫院的準入性手術治療的;
(四)長期患有嚴重慢性疾病或者身體殘疾,符合司法部、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罪犯保外就醫疾病傷殘范圍》和本辦法(附件)規定的情形,已執行原判刑期(減過刑的,以減刑后的刑期為準)三分之一以上的;其中原判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和無期徒刑減為有期徒刑的罪犯,從減為有期徒刑之日起,實際服刑七年以上(不含減刑時間)的;
(五)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六)生活不能自理,適用暫予監外執行不致危害社會的;
(七)年老多病,原判有期徒刑的,執行原判刑期(減過刑的,以減刑后的刑期為準)三分之一以上,原判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和無期徒刑減為有期徒刑的,從減為有期徒刑之日起,實際服刑七年以上,適用暫予監外執行不致危害社會的;七十五周歲以上的罪犯,可以不受服刑期限的限制。
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罪犯,有前款第五項情形的,可以暫予監外執行。
第二條 下列罪犯不準暫予監外執行:
(一)適用保外就醫可能有社會危險性的;
(二)自傷自殘的。
第三條 對累犯以及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黑社會性質有組織犯罪罪犯的暫予監外執行,應當從嚴控制;對未成年犯、老殘犯、女犯的暫予監外執行,可以適當放寬。
第二章 鑒定與認定
第四條 對確有本辦法第一條規定的情形,需要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應當委托鑒定或者組織認定,并開具證明文件。
第五條 參交付刑罰執行機關的罪犯,需要進行暫予監外執行情形鑒定或者認走且,由執行強制措施的公安機去者組織認定。
已交付刑罰執行機關的罪犯,需要進行暫予監外執行情形鑒定或者認定的,由刑罰執行機關委托鑒定或者組織認定。
第六條 對確有嚴重疾病或者身體殘疾,需要保外就醫的罪犯,由省人民政府指定的醫院(以下簡稱指定醫院)診斷并開具證明文件。
對罪犯進行病殘鑒定應當由刑罰執行機關或公安機關填寫《病殘鑒定委托書》,送指定醫院鑒定。
病殘鑒定由三名副主任醫師以上職稱或者擔任三年以上主治醫師職稱的醫師共同作出,鑒定意見由鑒定人簽名,經醫院業務院長審簽后,加蓋醫院病殘鑒定專用章,并附有關病歷檔案。鑒定意見應當明確、具體。
委托單位、檢察機關、決定或者批準機關,以及罪犯,對病殘鑒定結果有異議的,可以將罪犯送指定的省級醫院重新鑒定。重新鑒定應當由三名副主任醫師以上職稱的醫師共同作出。鑒定結論由負責鑒定的醫師簽名,經醫院業務院長審簽后,加蓋醫院病殘鑒定專用章。
罪犯在保外就醫期間,需要進行病殘鑒定的,由縣級以上司法行政機關委托指定醫院鑒定。
保外就醫病殘鑒定的具體辦法按省級衛生行政部門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七條 女犯的妊娠由縣級以上醫院出具證明文件;女犯哺乳自己嬰兒的期限一般不超過九個月。
第八條 對因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由刑罰執行機關或者執行強制措施的公安機關組織認定,并開具證明文件。
對生活不能自理的認定,由刑罰執行機關或者執行強制措施的公安機關指定三名警察組成認定小組后進行,其中一名應當具有執業醫師資格。認定小組應當通過調查被認定人目常生活行為,詢問護理人員或者其他相關人員,以及必要的體檢和輔助檢查后,作出認定意見。認定意見由認定小組成員共同簽名,加蓋刑罰執行機關或者執行強制措施的公安機關公章,并附詢問筆錄、體檢和輔助檢查報告等相關證明材料。
人民檢察院可以派員對認定過程依法進行監督。
第九條 對因年老多病需要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由指定醫院按照本辦法(附件第四條)規定的情形,按照保外就醫病殘鑒定程序進行鑒定。
第三章 辦理程序
第十條 經鑒定,罪犯符合本辦法第一條第一款前四項情形的,刑罰執行機關或者執行強制措施的公安機關應當通知罪犯親屬提供擔保,填寫《罪犯保外就醫擔保書》。保證人資格應當經罪犯居住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審查確認。
保證人應當具備管束和教育暫予監外執行罪犯的能力,享有政治權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有固定的住所和收入。
罪犯符合本辦法第一條第一款前四項情形,但不能落實保證人的,刑罰執行機關或者執行強制措施的公安機關經與罪犯居住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協商,可以委托當地村(社區)組織或單位代為擔保。
第十一條 可能被判處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刑事被告人及其辯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暫予監外執行的申請。人民法院應當進行審查,并在交付執行前作出是否暫予監外執行的決定。
第十二條 判決已生效但尚未交付刑罰執行機關的罪犯需要暫予監外執行的,由執行強制措施的公安機關將相關鑒定或者認定意見,報作出生效判決的人民法院決定。
罪犯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認為罪犯符合暫予監外執行條件的,可以向公安機關提出申請,并提供必要的證明材料。公安機關認為罪犯需要暫予監外執行的,按前款規定辦理。
第十三條 已交付刑罰執行機關的罪犯需要暫予監外執行的,由刑罰執行機關將相關鑒定或者認定意見,報送省級監獄管理機關或者設區的市級以上公安機關批準。
罪犯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認為罪犯符合暫予監外執行條件的,可以向刑罰執行機關提出申請,并提供必要的證明材料。刑罰執行機關認為罪犯需要暫予監外執行的,按前款規定辦理。
第十四條 在監獄服刑的罪犯需要暫予監外執行的,應當經監區(分監區)、業務部門、監獄逐級討論審批。監獄討論時,人民檢察院駐監檢察室應當派員參加。監獄同意暫予監外執行的,應當將《罪犯暫予監外執行審批表》、《病殘鑒定書》或者《生活不能自理認定書》等相關文件、罪犯檔案和《檢察機關監督意見表),報省級監獄管理機關審批,對同意保外就醫的,還應當附《罪犯保外就醫擔保書》。
在看守所服刑的罪犯需要暫予監外執行的,由看守所所務會討論,人民檢察院駐所檢察室派員參加,經所在地公安機關審核后,報設區的市級以上公安機關批準。
第四章 交付與執行
第十五條 對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依法實行社區矯正,由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執行。
第十六條 決定或批準暫予監外執行的機關,在向罪犯宣判時或者在罪犯離開監所前應當對罪犯進行社區矯正的相關教育,書面告知其社區矯正的相關規定。
第十七條 人民法院決定暫予監外執行的,應當通知罪犯居住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派員或者社區矯正機構駐法院工作室人員到法庭辦理交接手續。已交付執行刑罰的罪犯暫予監外執行的,由刑罰執行機關將其押送至居住地,與縣級司法行政機關辦理交接手續。
第十八條 罪犯交付執行社區矯正時,人民法院或者刑罰執行機關應當將暫予監外執行決定書和人民檢察院的起訴書、人民法院的判決書、執行通知書、歷次減(加)刑裁定書、刑期變更通知書、出監(所)鑒定表、接受社區矯正保證書等相關法律文書送達縣級司法行政機關。
第十九條 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對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依法落實社區矯正措施,嚴格監督管理,及時掌握罪犯的病情和表現。對余刑一年以上的保外就醫罪犯,應當每年委托指定醫院進行病情鑒定,病情鑒定意見應當抄送執行地人民檢察院。
作出暫予監外執行決定的人民法院、原刑罰執行機關或者負責接收外省轉入暫予監外執行罪犯檔案的單位,應當定期與縣級司法行政機關聯系,了解情況,協助社區矯正機構做好相關工作。
第二十條 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向決定或者批準暫予監外執行的機關提出收監執行的建議書,并附相關證明材料,決定或者批準的機關應當自收到建議書之日起十五日內依法作出決定:
(一)發現不符合暫予監外執行條件的;
(二)未經司法行政機關批準擅自離開居住的市區或縣,經警告拒不改正,或者拒不報告行蹤,脫離監管的;
(三)因違反監督管理規定受到治安管理處罰,仍不改正的;
(四)受到司法行政機關兩次警告,仍不改正的;
(五)保外就醫期間不按規定提交病情復查情況,經警告拒不改正的;
(六)暫予監外執行的情形消失后,刑期未滿的;
(七)保證人喪失保證條件,或者因不履行義務被取消保證人資格,又不能在規定期限內提出新的保證人的;
(八)其他違反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監督管理規定,情節嚴重的。
縣級司法行政機關的收監執行建議書和決定機關的收監執行決定書,應當同時抄送罪犯社區矯正執行地同級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
第二十一條 人民法院對暫予監外執行罪犯決定收監執行的,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應當及時將罪犯送交監獄或者看守所。公安機關在罪犯抓捕、關押和押送等方面予以協助。
監獄管理機關對暫予監外執行罪犯決定收監執行的,監獄應當立即赴羈押地將罪犯收監執行。
公安機關對暫予監外執行罪犯決定收監執行的,由罪犯居住地看守所將罪犯收監執行。
第二十二條 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收監時,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應當將罪犯的相關法律文書及在社區矯正期間的各類考核獎懲材料同時移交監獄或者看守所。
第二十三條 罪犯在監外執行期間死亡的,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應當及時書面通知決定或者批準的機關,并通報當地縣級人民檢察院。決定或者批準的機關應依法及時辦理注銷手續。
第二十四條 由人民法院決定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刑期屆滿的,由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會同決定機關參照社區矯正人員矯正期滿宣告的相關規定和程序,辦理刑罰執行屆滿手續,發給由縣級司法行政機關簽發的解除社區矯正證明書。
由監獄管理機關或者公安機關批準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刑期屆滿的,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應當及時通報監獄或者看守所,由監獄或者看守所依法辦理刑滿釋放手續,縣級司法行政機關予以協助。
第二十五條 暫予監外執行罪犯被決定收監執行在逃的,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應當立即通知公安機關,由公安機關負責追捕,并告知作出決定的機關或者原刑罰執行機關。
第二十六條 不符合暫予監外執行條件的罪犯通過賄賂等非法手段被暫予監外執行的,監外執行期間不計入執行刑期。罪犯在暫予監外執行期間未經批準擅自外出或者脫逃的,擅自外出或者脫逃的期間不計入執行刑期。
對于人民法院決定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具有前款情形的,人民法院在決定收監的同時,應當確定不計入刑期的期間o對于監獄管理機關或者公安機關批準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具有前款情形的,罪犯被收監后,監獄或者看守所應當及時向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不計入刑期的建議書,由人民法院審核裁定。
第五章 法律監督
第二十七條 人民檢察院對暫予監外執行的決定、批準和執行實行法律監督。
第二十八條 監獄或者看守所提出暫予監外執行的書面意見的,應當將書面意見的副本抄送人民檢察院。人民檢察院可以向決定或者批準的機關提出書面意見。
第二十九條 決定或者批準暫予監外執行的機關應當將暫予監外執行決定書抄送對監獄、看守所擔負派駐檢察任務的人民檢察院、罪犯暫予監外執行地人民檢察院和同級人民檢察院。人民檢察院認為暫予監外執行不當的,應當自接到決定書之日起一個月內,將書面意見送交決定或者批準暫予監外執行的機關,決定或者批準暫予監外執行的機關接到人民檢察院的書面意見后,應當對該決定進行重新核查。
第三十條 暫予監外執行地人民檢察院對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是否依法對罪犯進行日常管理進行監督,對罪犯在暫予監外執行期間死亡的處置、刑滿釋放、收監執行等進行監督,對罪犯和保證人是否遵守規定可以進行檢察。人民檢察院發現問題的,應當向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原決定或者批準的機關提出檢察建議或者糾正意見。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和原決定或者批準的機關對檢察建議或者糾正意見應當及時處理并回復。
二、監外執行的程序是怎樣的?
對具備暫予監外執行條件的罪犯,人民法院判決時,可直接決定。人民法院決定暫予監外執行的,應當制作《暫予監外執行決定書》,載明罪犯基本情況、判決確定的罪名和刑罰、決定暫予監外執行的原因、依據等內容,并抄送人民檢察院和罪犯居住地的公安機關。
在判決、裁定執行過程中,對具備監外執行條件的罪犯,由監獄提出書面意見,報省、自治區、直轄市監獄管理機關批準。在看守所、拘役所服刑的罪犯需要暫予監外執行的,應由看守所或拘役所提出書面意見,報主管的縣級以上公安機關審查決定。批準暫予監外執行的機關應當將批準的決定抄送人民檢察院。
綜上所述,監外執行是對一些特殊罪犯采取的措施,在監外執行細則中,明確了適用條件、執行程序及監督管理等,作為犯罪分子的家屬,在其患上嚴重疾病需要長期就醫的,可以根據細則指引去申請監外執行,如果罪犯是精神方面疾病,需要當地司法鑒定機構做精神病鑒定。
判刑后可以監外執行嗎
暫予監外執行人員收監有哪些
監外執行疾病范圍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補償方案及程序
2020-12-22高空拋物致人死亡怎么處罰
2021-01-10破產保護的目的是什么
2020-11-24母親的欠條以子女的名義起訴可以嗎
2020-12-17吸毒被拘留之后還可以開具無犯罪記錄證明嗎
2021-01-14離婚后可以終止探視小孩嗎
2021-01-04婚后男方出軌如何離婚
2020-12-20離職時單位要求簽保密協議合法嗎
2021-03-022020疫情期間工資被拖欠怎么維權
2021-02-17領導暗示辭退一定要辭職嗎
2020-12-31交強險賠償范圍及限額有什么變化
2020-11-24怎樣才能用仲裁方式解決保險合同糾紛問題
2021-01-09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應提交哪些資料
2021-02-19私家車丟失了能否解除保險合同
2021-01-27廣西保監局:新型人身保險不宜與金融產品片面比較
2021-02-13特殊崗位人員如何繳納養老保險費
2020-12-23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應承擔被保險人的連帶責任嗎
2021-02-13保險公司申報,修改或調整備案的財產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時應提交哪些文件
2020-12-29違反交通安全法拒賠合理嗎
2020-12-30與普通代理相比,對限制行為能力人民事活動的代理有什么特點?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