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電梯安全事故負刑事責任的應該要找誰?
1、電梯所有人和管理人
《民法通則》第126條規定:“建筑物或者其他設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擱置物、懸掛物發生倒塌、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的,他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特種設備安全法》第三十八條規定“特種設備屬于共有的,共有人可以委托物業服務單位或者其他管理人管理特種設備,受托人履行本法規定的特種設備使用單位的義務,承擔相應責任”;
《侵權責任法》第37條第1款的規定,“賓館、商場、銀行、車站、娛樂場所等公共場所的管理人或者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由此可見,法律首先將電梯的所有人和管理人,也就是我們一般而言的商場、物業公司納為索賠的對象。
2、電梯的生產廠家
《產品質量法》第41條第一款規定:“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缺陷產品以外的其他財產損害的,生產者應該承擔賠償責任?!薄懂a品質量法》還規定了銷售者的過錯賠償責任。
因此,如果消費者是在賓館、商場、火車站等場所遭遇電梯安全事故,可以直接向該場所的經營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電梯生產廠家要求賠償。
3、監管部門
《特種設備安全法》第五條規定:國務院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的部門對全國特種設備安全實施監督管理??h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的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特種設備安全實施監督管理。
產品監管部門,特別是質量監督部門負有引導、督促生產者、銷售者加強產品質量管理,提高產品質量,依法采取措施制止產品生產、銷售中違反《產品質量法》行為的職責,《產品質量法》規定:產品質量監督部門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與行政處分。
4、自行承擔
《侵權責任法》第26條規定:被侵權人對于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該條規定又被稱為過失相抵原則,假如受害人對于事故的發生存在過錯,則可以適當減輕侵權人的責任。商場或管理者的安全保障義務屬于嚴格責任,如果受害人對其死亡的后果不存在故意或重大過失,則無需承擔責任。
5、處罰:電梯一旦發生事故最高罰200萬
最高可罰200萬元,對發生重大事故的當事人和責任人處罰個人上年收入的30%—60%。嚴重的還要吊銷許可證,觸犯治安條例的由公安機關處置,觸犯刑律的要移送司法機關。
綜合上面所說的,電梯發生了事故,那么就意味著不是質量的問題,就是屬于管理人員的問題,但出了事故之后就一定要認定好是誰的責任,而且這個責任應該要找誰,這樣才能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所以,案件在處理的時候只有找到侵權人才能更快的處理。
電梯事故該由誰來承擔責任
顧客不小心在商場乘電梯摔倒如何維權?
發生電梯事故,責任如何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機關執法違法使用武器導致精神損害能要求賠償嗎
2020-12-03中外合資商業銀行適用商業銀行法嗎
2021-02-21銀行卡被公安凍結銀行能解除嗎
2021-01-09同居關系解除后,男女雙方該怎么承擔孩子的撫養義務
2020-12-10追尾事故怎么賠償
2020-12-02排除妨礙和排除妨害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13侵權糾紛法院管轄法院
2020-12-31解除勞動合同的招工表還有效嗎
2021-03-18挪用公款多少可以立案
2021-02-01校園體育運動中的侵權責任歸屬
2020-12-01集資房什么時候可以提取公積金貸款
2021-02-07如果企業沒有參保,發生工傷事故農民工該怎么辦?
2020-12-11壽險理賠流程
2020-11-18機動車免除責任的確定有哪些標準
2021-03-02保險理賠中對哪些事情要進行監督檢查
2021-03-18交通事故保險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探討
2020-11-28保險合同簽訂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17關于人壽保險法律條款的解析及對保險公司個別解析的糾正
2021-01-12荒山開發承包合同
2021-03-22租房開酒店,如何分割拆遷補償款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