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銷售假藥的處罰被損害人退錢嗎?
可以要求退錢;銷售假藥的處罰,主要是按照三種情形來處罰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條規定:
1、生產、銷售假藥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
2、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3、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如果是單位性質的,會根據《刑法》第150條的規定,單位犯生產、銷售假藥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按個人犯生產、銷售假藥罪的法定刑處罰。
二、生產銷售假藥罪與詐騙罪的界限
生產、銷售假藥罪突出一個“騙”字,即以假藥騙取錢財,因此與詐騙罪有相似之處,但兩者相比較而言,有如下主要區別:
1、侵犯的客體不同。生產、銷售假藥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藥政管理制度和公民生命權、健康權;而詐騙罪侵犯的則是公私財物的所有權。
2、客觀方面的表現不同。生產、銷售假藥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生產、銷售假藥,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行為;而詐騙罪的客觀方面則是行為人純粹采取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使財物所有人、管理人信以為真,從而自愿交出財物的行為。
3、定罪的標準不同。生產、銷售假藥罪以是否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為構成本罪的標準;而詐騙罪則以詐騙公私財物的數額較大為構成本罪的標準。從理論上講、二者容易區分,只是司法實踐中存在以假藥騙取他人數額較大財。
三、生產、銷售的假藥立案標準
生產、銷售的假藥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立案:
1、含有超標準的有毒有害物質的;
2、不含所標明的有效成份,可能貽誤診治的;
3、標明的適應癥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規定范圍,可能造成貽誤診治的;
4、缺乏所標明的急救必需的有效成份的。
綜合上面所說的,銷售假藥就是利用不合法的產品而售出給他人進行使用,對于此行為一般受害者是可以利用法律的途徑來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僅可以要求退錢還可以讓違法者受到法律的處罰,所以,自己的權益要自己維護這樣才能更好的辦理。
什么是生產銷售假藥罪?
生產銷售假藥按什么處罰?
生產銷售假藥要不要承擔什么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院怎么鑒定遺囑真假
2021-01-29哪些情形屬于強拆,遇到強拆應該怎么辦
2020-11-09終止租房合同須提前多久通知
2021-02-15被撞做理療報銷嗎
2020-12-28交通事故賠償的流程是什么
2020-12-31贍養糾紛的管轄法院
2020-12-02肇事逃逸中二次肇事如何處罰
2020-11-23治安管理處罰需要立案嗎
2021-03-02簽訂集體合同應當經過哪五個程序
2020-11-132020挪用公款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1-22超市摔倒壓倒小孩誰負責
2020-11-25孩子臉部在商場受傷誰負責
2020-11-09詐騙罪 偽造房產證
2020-12-14房產證有時效嗎
2021-01-12最新的終止勞動合同協議書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15工會委員能否無故解除合同
2021-02-14免責條款有哪些特征
2020-12-03什么關系構成勞動關系
2020-11-21試用期完離職扣一半工資怎么辦
2021-03-08雇傭關系的認定條件是什么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