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銷售假藥貨值計算是怎樣的?
按照實際銷售額來計算,并根據銷售額來確定相關量刑的標準,銷售假藥貨值金額立案標準:銷售金額5萬元以上不滿20萬元的,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50%以上2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20萬元以上不滿50萬元的,處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50%以上2倍以下罰金。
根據《刑法》第150條的規定,單位犯生產、銷售假藥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按個人犯生產、銷售假藥罪的法定刑處罰。
二、犯罪構成
1、本罪客觀方面表現為生產、銷售假藥、足以危害人體健康的行為。首先,行為人生產、銷售的必須是假藥。《刑法》141條明確規定,"本條所稱假藥,是指依照的規定屬于假藥和按假藥處理的藥品、非藥品"。
2、行為有人生產、銷售假藥的行為。也就是一切制造、加工、采集、收集某種物品充當合格或特定藥品的行為,都是生產假藥的違法行為。
3、生產、銷售假藥罪的犯罪主體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單位。自然人中有使用自制的藥品于臨床而造成嚴重后果的;單位犯本罪的,如現在的很多醫院都設有制劑室,用以生產供本單位使用的藥品,有的醫療單位由于經濟效益的驅使,違規生產劣質藥品或超范圍生產藥品用于臨床等。還有個別的醫療單位明知是假藥而違規銷售,都可構成該罪。
5、該罪的犯罪主觀方面只能是故意。行為人明知自己生產、銷售假藥的行為會破壞市場經濟秩序、會發生侵害人體健康的危險,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
三、生產、銷售假藥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生產、銷售的假藥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立案:
1、含有超標準的有毒有害物質的;
2、不含所標明的有效成份,可能貽誤診治的;
3、標明的適應癥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規定范圍,可能造成貽誤診治的;
4、缺乏所標明的急救必需的有效成份的。
銷售假藥是嚴重的違反我國法律規定的行為,不僅會使得普通主體的財產權益受到侵害,還有可能會使該主體的人身健康受到侵害。只要達到了一定生產銷售假藥的立案標準,就可以由公安機關調查取證后,根據相關法律規定的標準進行司法判決。
生產銷售假藥要不要承擔什么責任?
生產銷售假藥罪和劣藥罪的區別是什么?
銷售假藥罪銷售金額判刑怎么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司法強拆程序是什么
2021-01-07買到過期食品怎么賠償
2021-01-30女職工產假工資多少
2021-03-05征地安置補償費的標準是什么
2020-11-09被限制減刑的人能否假釋
2021-03-21傳喚意味著定罪嗎
2021-01-05冒領低保金多少付刑事責任
2021-02-10未取得產權的集資房離婚怎么分
2020-11-20合同欺詐要怎么賠償
2021-03-19無合同的居間費用怎么上稅
2021-02-20商家履行不了合同怎么賠償
2021-02-23董事監事是否屬于勞動關系
2021-02-23遣散員工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1-03-09勞動者可以去哪兒投訴
2020-11-22人身保險中投保人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11企業財產保險綜合險怎么計算
2020-12-08交通事故對方要求的誤工費是由保險公司賠付嗎
2021-02-22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效力是怎樣確定的
2021-01-16安全責任事故保險拒賠的理由
2020-11-11保險合同權利轉讓書怎么寫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