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補充證據時間是多久
當事人必須在法院受理案件以后的一定期限內提交證據,這個期限可以由法院根據案件情況期限,也可以由當事人協商確定并經法院認可,這個期限叫做“舉證期限”。當事人逾期提供的證據,法院一般不予采納。
第六十五條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應當及時提供證據。
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主張和案件審理情況,確定當事人應當提供的證據及其期限。當事人在該期限內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延長期限,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申請適當延長。當事人逾期提供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責令其說明理由;拒不說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據不同情形可以不予采納該證據,或者采納該證據但予以訓誡、罰款。
二、民事證據有哪些
1、書證、物證
書證、物證是以物品或者文字為表現形式的實物證據。物證是用于犯罪或與犯罪相關聯的,能夠證明犯罪行為和有關犯罪情節的物品或痕跡,如作案工具、贓款贓物、血跡、指紋、腳印等。書證是能夠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文件或其他文字材料,如毒品犯罪分子進行聯絡的往來書信;貪污犯罪分子涂改的單據、賬本等。
2、證人證言
證人證言是知道案件真實情況的人,就其所了解的案件情況,向司法機關或有關人員作的陳述。民事訴訟法規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義務出庭作證。刑訴法對知道案件真實情況的人向司法機關作證規定了義務,即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
3、當事人陳述。
當事人的陳述是指當事人向執法人員所作的關于案件真實情況的敘述和承認。
4、視聽資料
視聽資料是指能夠作為證據的錄音、錄像、電腦儲存的數據等,是一種被固定、被保全的證據。它比較可靠,更接近于真實情況。但是視聽資料必須經過審查,才能認定作為證據。
5、鑒定結論
鑒定結論是鑒定人運用自己具有的專門知識對案件中專門性問題所進行的分析、鑒別和判斷。它是一種獨立的證據。如法醫鑒定、指紋鑒定、筆跡鑒定、化學物品鑒定、精神病鑒定等。
三、民事訴訟證據的收集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1、應迅速、及時地收集證據
迅速、及時是對證據收集時間方面的要求,我國的行政法律都規定了行政機關辦案的期限,這些期限實際上是最低限度的要求。離發案時間越近,物品、痕跡就容易找,當事人或證人對案件事實的記憶也越清晰,表達也會越清楚。
2、注意證據的全面性
形成完整的證據鏈才可以更好的證明事實,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3、收集證據的進行不得有違法侵權等行為
要運用合法的手段收集證據,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權益。
上述知識就是小編對“民事訴訟補充證據時間的規定”問題進行的解答,當事人提起民事訴訟的時候,需要在一定的時間內提交證據,這個期限一般是一個月左右,當然有特殊情況可以延長。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最新內容是什么
2021-01-29晚婚晚育優惠政策有哪些
2020-12-28斷絕了父子關系還要給贍養費嗎
2021-03-12辦案機關需要外國協助送達傳票的怎么辦
2020-11-12遭遇第二次家暴怎么辦
2020-11-13雇傭關系賠償有免責嗎
2020-11-21變更勞動合同時職工應注意些什么
2021-01-31勞動合同逾期要如何處理
2020-12-23競業禁止補償金標準是什么
2020-12-23為什么要簽第三方勞務合同
2021-02-18企業能辭退哪些員工
2020-12-21勞動仲裁單位什么情況下讓和解撤訴
2020-12-24人壽保險的理賠和糾紛解決
2020-11-17團體意外險期限是多久
2021-03-02交通事故保險能賠多少錢
2021-02-28頂包事故保險不賠怎么辦
2021-01-05交通事故中對方摩托車沒有手續保險公司會賠對方車輛損失嗎
2021-01-03如果發生保險糾紛時應怎么辦
2020-12-10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怎么寫
2021-01-12繳納土地出讓金后是否另外繳納城市建設配套費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