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賣假牛肉會判刑嗎
事件回放:
掛“牛肉”的招牌,賣的卻是騾肉,2015年,浙江一對夫妻經營的攤位被公安機關查扣了疑似假冒的牛肉、牛內臟等200多斤,經鑒定,這些肉塊均未檢出牛源性DNA成分。近日,這對夫妻被人民法院判處拘役兩個月,并各處罰3萬元。
經法院審理查明,在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期間,陳某先后購進11頭騾子,將其中的10頭騾子宰殺,由其妻子蘭某在菜場的攤位上以騾肉充當牛肉進行銷售,銷售金額達6萬余元。
法律解讀:
法院認為,陳某、蘭某以騾肉充當牛肉進行銷售,以假充真,銷售金額6萬余元,其行為已構成銷售偽劣產品罪。公訴機關指控的罪名成立。鑒于陳某、蘭某案發后退出違法所得,庭審中自愿認罪,均可酌情從輕處罰。最終以陳某、蘭某銷售偽劣產品罪,各判處拘役兩個月,并處罰3萬元。兩人退出的違法所得,由扣押機關上繳國庫;扣押的騾肉,由扣押機關依法處置后上繳國庫。
刑法條文:
《刑法》第一百四十條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刑法》第一百四十九條生產、銷售本節第一百四十一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所列產品,不構成各該條規定的犯罪,但是銷售金額在五萬元以上的,依照本節第一百四十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生產、銷售本節第一百四十一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所列產品,構成各該條規定的犯罪,同時又構成本節第一百四十條規定之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一百五十條單位犯本節第一百四十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條的規定處罰。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于該問題答案的整理,如果還有疑問,歡迎來律霸網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勞動爭議管轄時效
2021-03-17增資后注冊資本怎么算
2021-03-02商標搶注合法嗎
2021-03-05反擔保協議范本
2021-01-29護照辦理的流程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9被看守所拘留能探視嗎
2020-11-11贍養人負的贍養義務有哪些
2021-01-01以欺騙為前提的合同有效嗎
2020-11-12如何安全支付二手房中介費
2020-12-02市場運作房和集資房有什么區別
2021-01-16哪些人可以辭退
2020-12-09勞動仲裁員聘任期是幾年
2021-02-18投連險有什么風險
2021-02-19人壽保險如何投保
2021-02-09出口產品責任險的保險費是如何計算的
2021-02-13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別規定有哪些
2021-01-22被盜車失而復得引起糾紛的保險理賠
2021-01-08工費車保險賠償的法律依據,索賠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1意外保險理賠需要的手續有哪些
2020-12-25什么是合同保證保險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