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虐待家庭成員如何處罰
《婚姻法》四十三條規定“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員,受害人有權提出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以及所在單位應予以勸阻、調解。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員,受害人提出請求的,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治安管理處罰的法律規定予以行政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60條規定,虐待家庭成員,情節惡劣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被害人重傷、死亡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對被虐待人而言,其自身的維權意識十分重要,當自己被虐待時,應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情況,在有關部門對施虐人的教育、批評、行政處分(罰)無效時,可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自訴,在人民法院認為施虐人已觸犯刑法,公安機關應立案偵察,人民檢察院應提起公訴,依法對施虐人以刑事處罰。
二、虐待罪如何認定
“虐待”,具體是指經常以打罵、凍餓、捆綁、強迫超體力勞動、限制自由、凌辱人格等各種方法,從肉體、精神上迫害、折磨、摧殘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的行為。虐待行為與偶爾打罵或者偶爾體罰行為的明顯區別是:虐待行為往往是經常甚至一貫的,具有相對連續性的家庭暴力。“家庭成員”,是指在同一家庭中共同生活的成員。非家庭成員間的虐待行為,不構成本罪。
(一)虐待家庭成員必須是情節惡劣的才能構成犯罪。這里的“情節惡劣”,是能否構成虐待罪的重要界限,具體是指虐待的動機卑鄙、手段兇殘;虐待年老、年幼、病殘的家庭成員;或者長期虐待家庭成員屢教不改的等等。實踐中應當注意:如果行為人是故意要致使被害人重傷或者死亡,而采取長期虐待的方式來實現其犯罪目的的,不應按虐待罪來進行處罰,行為人的行為構成了故意傷害罪或者殺人罪,應依照故意傷害罪或者殺人罪的規定定罪處罰。
(二)虐待罪屬于告訴才處理的犯罪。對于犯虐待罪,在沒有致使被害人重傷、死亡的情況下,只有被害人向司法機關提出控告的才處理,對于被害人不控告的,司法機關不能主動受理,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當然,如果被害人受強制或者威嚇而無法告訴的,人民檢察院和被害人的近親屬也可以告訴。
家庭成員之間應該和睦相處,不能暴力、虐待等行為,不然的話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而在情節嚴重的時候,甚至還有可能認定為犯罪,此時主要就是認定為虐待罪,之后就是結合實際的犯罪情節,對行為人作出相應的處罰。
長期謾罵老人,是否構成虐待罪
虐待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虐待罪與故意傷害罪有哪些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駕駛證延期審驗期限最長不超過多長時間
2020-12-29餐飲服務許可證辦理流程是什么
2021-01-20疫情期間私人企業要求上班違法嗎
2021-02-18股東虛假簽字能否行政訴訟
2021-02-13現金支票有效期
2020-11-26終審判決一審法院會收到嗎
2020-12-20房產抵押給公司需要備案嗎
2020-12-07行政訴訟再審被駁回怎么辦
2021-02-22航班取消改簽要加錢嗎
2020-12-25保險合同有什么特點
2020-12-30人身保險合同無效的事由有哪些
2021-01-30對方全責異地保險理賠需要哪些資料
2021-01-16學生意外保險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1-02-20保險代理人是否與保險公司構成勞動關系
2021-03-03貨車沒有營運證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1-20影響互聯網保險流動性風險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021-03-24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的索賠方式有哪些
2021-02-08保險受益人具有怎樣的法律制度
2021-03-11保險與賭博、儲蓄的區別與聯系是什么
2021-02-25山頭租給他人開采石頭合法嗎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