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為什么累犯有判緩刑的?
這個是不成立的。根據我國《刑法》第65條規定對累犯應當從重處罰,即采取必須從重處罰的原則。確定其刑事責任,應注意把握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對于累犯必須從重處罰。即無論成立一般累犯,還是特別累犯,都必須對其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內,判處相對較重的刑罰,即適用較重的刑種或較長的刑期。
(二)從重處罰,是相對于不構成累犯,應承擔的刑事責任而言。也即對于累犯的從重處罰,參照的標準,就是在不構成累犯時,應承擔的刑事責任。也有學者認為是“應以不構成累犯的初犯或其它犯罪人為從重處罰的參照標準。
具體而言,就是當累犯所實施的犯罪行為與某一不構成累犯者實施的犯罪行為在性質、情節、社會危害程度等方面基本相似的條件下,應比照對不構成累犯者應判處的刑罰再予以從重處罰。”這種看法值得研究。因為犯罪人不同,所犯之罪的具體情況不同,這種與其他犯罪人進行的橫向比較下,不可能真正做到公平。
(三)從重處罰,必須根據其所實施的犯罪行為的性質、情節、社會危害程度,確定其刑罰,不是一律判處法定最高刑。
由此可見,累犯應當從重處罰,不得適用緩刑和假釋。
二、判緩刑的條件
根據現行刑法第七十二條規定,“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一)犯罪情節較輕;(二)有悔罪表現;(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第七十四條明確規定,對于累犯和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不適用緩刑。
這就是說,適用一般緩刑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一是犯罪分子被判處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二是根據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法院認為不關押也不致于再危害社會;三是罪犯不屬累犯和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
對于符合適用緩刑條件的犯罪分子,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懷孕的婦女;已滿七十五周歲的老年人,刑法明確規定必須適用緩刑,這體現了以人為本和人道主義精神。
我國法律的制定是為了更好的制定社會的秩序,規范社會的運行制度,讓人們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因此必須執法比嚴。我國法律明確指出,累犯是不可以判處緩刑,而且必須要從重處理,達到法律整治犯罪行為的作用,讓犯罪者認識到法律的威嚴,具體咨詢專業的律師。
緩刑期間犯新罪該怎么辦
挪用公款罪在什么情況下可以緩刑
犯人緩刑期間可以出境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地死亡賠償
2021-01-07與寡婦同居算違法嗎
2021-03-23告重婚罪怎樣才給立案
2021-02-11公司什么情形下可以回購公司股權
2021-03-19反擔保協議
2021-02-10房產贈與合同可以延遲生效嗎
2021-01-21什么是家庭暴力,家庭暴力的范圍有哪些
2021-01-27合同中債權抵銷的要件是什么
2020-12-22買房購房合同霸王條款有哪些情況可以維權
2020-11-20購買壽險的理由有哪些,什么人需要購買壽險
2020-12-26保險合同是怎樣解除的
2020-11-25保險公司不提供投保人簽名的保單承擔敗訴責任
2020-12-09如何確定保險價值
2020-12-24保險受益權問題研究
2021-03-12財產保險合同的原則和形式各是什么
2021-03-20保險問答:孕婦能不能投保?
2020-12-13拆遷房房產證辦理方法和辦理流程有哪些
2021-02-25如何銷售拆遷安置房
2020-12-10拆遷安置房過戶如何估價交稅
2021-01-04墳墓拆遷賠償標準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