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臺羈押必要性公開審查后如何做好?
(一)完善法律法規,賦予檢察機關對捕后變更強制措施的審查決定權。
通過這一舉措,從立法上明確變更強制措施需要檢察機關的批準,變事后監督為事前監督,從而減少隨意變更強制措施可能出現的種種弊端,有利于檢察機關“權責一致”的全面實現,強化其偵查監督的法律效果。
(二)規范檢察機關批準逮捕程序。
現實審查逮捕操作中,檢察機關作出批準逮捕的決定只是簡單制作一份《批準逮捕決定書》,內容一般是“某某人犯某某罪,根據第某某條規定,作出批準逮捕決定”,一句話概括,并無其他相關法律文書,對批準逮捕的理由說服力并不強。因此,檢察機關在審查終結后應對批準逮捕決定作出充分說明和依據,使批捕程序更加完整規范,從而提升檢察公信力。
(三)對捕后變更強制措施的程序進行規范。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捕后,由于案件事實證據,被逮捕人情況變化,符合規定的,公安機關擬變更強制措施,應向原作出批準逮捕決定的檢察機關提交變更強制措施的申請,說明犯罪嫌疑人基本況、逮捕執行情況以及變更逮捕措施的詳細理由。檢察機關再根據公安機關的申請,進行調查核實后作出是否予以繼續羈押的決定。檢察院在審查過程中,發現有違法情形的,應當通知公安機關糾正。
(四)將權利救濟納入法律規定范圍。
檢查機關審查后作出繼續羈押的決定,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不服,應有權利提起申訴;如果公安機關對于檢察機關作出的變更強制措施的決定有異議應可以提起復議、復核申請。當然,具體的權利救濟程序也有待根據現行司法實踐作進一步研究。
(五)調整考核標準。
建立完善的考核標準,將羈押必要性審查工作納入考核范圍,同時對于消極對待羈押必要性審查工作,濫用權力,羈押不當,超期羈押的,追究相應的責任。
出臺羈押必要性公開審查就是為了能夠讓逮捕的這種強制措施更加規范的操作,檢察機關既批準逮捕,那就應該證明犯罪嫌疑人的相關犯罪事實證據是充分的,而在逮捕過程當中的相關批準程序逐步的通過羈押必要性公開審查進行完善,也是司法強制措施當中的一大進步。
司法機關延長羈押期限的理由有哪些?
有關超期羈押的法律規定
重新計算偵查羈押期限的情況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使用單位應當對什么特種設備及時予以報廢
2021-03-02股權激勵可否抵押擔保
2021-02-20各省市消費者協會投訴電話是多少
2020-11-19滴滴營運證2020年新規定
2021-01-09強制執行的程序是什么
2021-02-15如何搜集家庭暴力的證據
2020-11-15私立醫院產權證可以抵押嗎
2020-12-27工傷賠償程序該怎么走?
2021-01-24云南省農村建房超面積如何處罰
2021-03-17如何支付經濟補償金
2021-02-22勞動者不服企業作出的調崗決定該如何操作
2021-02-15保險公司的除外責任有哪些
2020-12-01免除車上人員責任險的事項
2020-11-21投保一定能獲得賠償嗎
2020-11-08車上人員責任險常見問題
2020-11-29學生在校跳樓身亡保險有賠嗎
2021-03-01財產保全在哪里辦
2021-02-02保險公司有中止合同的權利嗎
2021-03-03車輛上了全險為什么保險公司不賠
2021-01-31人身保險合同不適用損失補償原則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