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銷售假藥的處罰是什么
處罰我國《刑法修正案(八)》第二十三條規定,將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條第一款修改為:“生產、銷售假藥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根據《刑法》第150條的規定,單位犯生產、銷售假藥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按個人犯生產、銷售假藥罪的法定刑處罰。 [2
立案標準生產、銷售的假藥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立案:
含有超標準的有毒有害物質的;
不含所標明的有效成份,可能貽誤診治的;
標明的適應癥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規定范圍,可能造成貽誤診治的;
缺乏所標明的急救必需的有效成份的。
劃清生產、銷售假藥罪與生產、銷售偽劣商品類犯罪中其他罪的界限對于同時構成生產、銷售假藥罪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的,根據《刑法》第149條第2款規定的精神,應按處罰較重的生產、銷售假藥罪定罪處罰。這符合前述法條競合的適用原則。(2)生產、銷售假藥罪與生產、銷售劣藥罪的區別界限:①犯罪對象不同:一個是假藥,一個是劣藥。②犯罪形態不同:生產、銷售假藥罪是行為犯,而生產、銷售劣藥罪是實害犯,即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方構成犯罪。劃清生產、銷售假藥罪與一般違法行為的界限構成生產、銷售假藥罪的關鍵是生產、銷售假藥的行為是否足以產生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結果。實踐中對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判斷,一般來說應依賴于對假藥這種物質和他人使用假藥的可能性的事實判斷。例如。對假藥的成分、性質、效用的醫學鑒定以及對他人使用假藥的可能性的推斷。對于雖屬假藥,但對人體健康不一定產生嚴重危害的情況,需進行具體鑒定,若藥品本身不危害人體健康的,當然不能認定為構成本罪;若藥品本身可能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嚴重危害的,當然應認定為生產、銷售假藥罪。 [1]?
最近沸沸揚揚的假疫苗世界,觸動了母親們最敏感的神經,疫苗是針對未成年人來說的,因為對于一些病毒等,抵抗力弱,所以借助疫苗來預防疾病的發生,但是不法分子卻在孩子救命的疫苗里面動歪心思,導致多人死亡的情況,應該受到法律的處罰,社會的譴責。
醫生銷售假藥罪的量刑是怎么規定的
生產銷售假藥按什么處罰?
銷售假藥罪與非法行醫罪哪個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破產后以前的合同生效嗎
2021-01-09擔保合同有不安抗辯權嗎
2020-12-27新民訴法關于財產保全的規定
2020-11-29父母離婚后孩子姓氏問題
2021-02-01家暴沒有外傷怎么取證
2021-01-19遺囑公證步驟是怎樣的
2020-12-17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如何辦理,辦理該證應提交哪些材料
2021-02-05員工的試用期工資是多少
2020-11-10什么樣的條件適合簽訂勞務合同
2021-03-22勞動爭議案中的管轄法院是如何確定的
2021-01-27事業單位勞動糾紛是否可仲裁
2021-01-02勞動糾紛是否堅持屬地管理
2021-02-21女職工孕期能不能被辭退?
2020-11-10意外險報銷的概念是如何的
2021-03-22貨運運輸合同的保險的規定是什么
2020-11-09保險合同的成立意味著什么
2021-03-19被保險人的直接解除權行使條件有哪些
2021-02-27保險公司有哪些盈利方式
2021-02-05企業必須繳納社會保險費用嗎
2020-12-19生死戀人留下的保險糾葛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