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規定用人單位必須繳納工傷保險基金,未繳納的會按照法規處以罰款、沒收財產等處罰。遇到工傷鑒定期間公司停交交保險一個月的情況,可以將單位告上法庭或向社保局舉報。只要勞動合同還在繼續,單位就應該持續繳納各項社保。在受到工傷后,有社保的職工可以及時得到撫恤,持續繳納社保很重要。
一、《工傷保險條例》相關部分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和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以下稱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條例規定參加工傷保險,為本單位全部職工或者雇工(以下稱職工)繳納工傷保險費。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的職工和個體工商戶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條例的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權利。
第三條 工傷保險費的征繳按照《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關于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的征繳規定執行。
第四條 用人單位應當將參加工傷保險的有關情況在本單位內公示。
用人單位和職工應當遵守有關安全生產和職業病防治的法律法規,執行安全衛生規程和標準,預防工傷事故發生,避免和減少職業病危害。
職工發生工傷時,用人單位應當采取措施使工傷職工得到及時救治。
第五條 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負責全國的工傷保險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工傷保險工作。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按照國務院有關規定設立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以下稱經辦機構)具體承辦工傷保險事務。
第六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等部門制定工傷保險的政策、標準,應當征求工會組織、用人單位代表的意見。
第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時繳納工傷保險費。職工個人不繳納工傷保險費。
用人單位繳納工傷保險費的數額為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乘以單位繳費費率之積。
對難以按照工資總額繳納工傷保險費的行業,其繳納工傷保險費的具體方式,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規定。
第六十二條 用人單位依照本條例規定應當參加工傷保險而未參加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限期參加,補繳應當繳納的工傷保險費,并自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逾期仍不繳納的,處欠繳數額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
依照本條例規定應當參加工傷保險而未參加工傷保險的用人單位職工發生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按照本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準支付費用。
用人單位參加工傷保險并補繳應當繳納的工傷保險費、滯納金后,由工傷保險基金和用人單位依照本條例的規定支付新發生的費用。
二、對于不繳納單位的各種處罰
(一)社保機構對用人單位的行政處罰
1、社保機構有權對不辦理社保登記的用人單位及負責人直接罰款。
《社會保險法》第八十四條規定:用人單位不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對用人單位處應繳社會保險費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罰款。
2、社保機構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用人單位有權直接罰款。
《社會保險法》第八十五條規定: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責令限期繳納或者補足,并自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逾期仍不繳納的,由有關行政部門處欠繳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二、社保征收機構對未繳或欠繳用人單位的強制措施。
3、社保征收機構有權申請直接劃扣用人單位的銀行賬戶。
《社會保險法》第六十三條規定:用人單位逾期仍未繳納或者補足社會保險費的,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可以向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查詢其存款賬戶;并可以申請縣級以上有關行政部門作出劃撥社會保險費的決定,書面通知其開戶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劃撥社會保險費。用人單位賬戶余額少于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的,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可以要求該用人單位提供擔保,簽訂延期繳費協議。
4、社保征收機構有權申請法院扣押、查封、拍賣用人單位財產。
《社會保險法》第六十三條規定:用人單位未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且未提供擔保的,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可以申請人民法院扣押、查封、拍賣其價值相當于應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財產,以拍賣所得抵繳社會保險費。
勞動者可以要求單位繼續繳納社保。職工工傷后的賠償金都是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出,所以各個單位持續繳納保險很重要。一小部分是在個人的工資中扣除,這也代表繳納了社保,扣除后單位未繳納保險則有可能是單位私吞。
公司倒閉了社保怎么辦
不繳社保,風險多
社保補繳算連續嗎?相關規定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劉興萌,山東順周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心理咨詢師。臨床醫學學士學位,5年學校及醫院學習歷練,掌握扎實的醫學基礎,在傷殘鑒定、醫療過錯鑒定等方面能為當事人提供全面、客觀的意見及幫助。先后供職于平安財險、太平財險兩家保險公司,發揮醫學專長,依次擔任人傷理賠法務、人傷理賠主管、人傷審核崗,共計8年余,累計處理交通事故千余件,積累了豐富的交通事故及人身損害處理及訴訟經驗。目前主要業務專長:交通事故、醫療糾紛、人身損害糾紛。聯系電話:18615425160;微信:L18615425160。
贍養糾紛能要之前花去的費用嗎
2021-01-10打工不簽合同會產生哪些風險
2020-12-05夫妻財產約定效力是什么
2021-03-17區別夫妻共同債務以及個人債務應該怎么舉證證明
2020-11-29女方協議離婚共同財產分割、子女撫養權、債務分擔怎么寫
2020-11-16房屋有抵押買賣也不破租賃嗎
2021-02-06解除與終止勞動合同到底有什么區別
2020-11-18勞動合同賠償:員工只憑試用期合同能否申請雙倍工資補償
2021-03-17疫情春節停工期間工資怎么算
2021-01-23人壽保險重要性及功能有哪些
2021-03-17家庭財產保險保險儲金是什么
2021-02-02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所需要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0-11-19保險合同成立疑難問題研究
2020-11-26保險合同不足額投保賠償糾紛的理賠是怎樣的
2020-12-08撞傷行人駛離現場返回時掉頭撞樹如何理賠?
2021-01-12保險法告知義務的問題是什么
2021-01-14交強險實施后車賠付要如何去計算呢
2020-12-17車險理賠:體現服務的窗口
2021-02-04承包合同應該怎么寫
2021-03-22土地承包經營權包含什么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