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中,有的罪犯可能不僅僅實施了一個犯罪,但在偵查過程中司法人員沒有發現其他的罪刑,同時罪犯自己也沒有主動供述。不過卻有可能在法官作出了緩刑判決之后才發現存在漏罪,那一般判緩刑后發現漏罪的該怎么處理?律霸小編馬上為你做詳細解答。
一、判緩刑后發現漏罪怎么處理?
首先,《刑法》第七十七條第一款規定,“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犯新罪或者發現判決宣告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的,應當撤銷緩刑,對新犯的罪或者新發現的罪作出判決,把前罪和后罪所判處的刑罰,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條的規定,決定執行的刑罰”。從立法技術層面分析,上述規定對于新罪和漏罪兩種情形的規定是有明顯區別的。
對于新罪的表述是“犯新罪”而不是“發現新罪”,對于漏罪的表述是“發現漏罪”而不是“犯漏罪”,從這種立法表述的區別中,我們不難得出,刑法將因“漏罪”撤銷緩刑限定在“發現”時,也就是說,只要“漏罪”在緩刑考驗期內被發現,就應當撤銷緩刑。
二、是否可以再宣告緩刑?
《刑法》第七十二條第一款規定,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據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適用緩刑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的,可以宣告緩刑。由此可見,緩刑的適用需同時滿足兩個條件,一是緩刑的適用對象只限于罪行較輕的人,即應當是宣告刑為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二是將緩刑犯放歸社會后,不致再危害社會。而判斷“不致再危害社會”必須從兩方面入手,一是犯罪情節,二是悔罪表現。
第一,“漏罪”亦有輕重之分。本案被告人甲并非以營利為目的,且犯罪數額較小,社會危害性不大,該“漏罪”情節較輕,按規定可處以較輕刑罰,“漏罪”與前罪并罰后實際執行的刑罰,仍然屬于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發現“漏罪”并不能當然認定被告人認罪態度不好,無悔罪表現。由于普法宣傳不到位,多數公民對違法和犯罪的概念不清楚,有的人根本認識不到自己的行為是犯罪,也有的人其行為已經做為治安案件處理或進行過行政處罰,而偵查機關未將處理情況入卷,至使犯罪不能及時被發現。因此有些“漏罪”并不是因為被告人有意隱瞞罪行所致,所以不能因發現“漏罪”就否認被告人的認罪態度和悔罪表現,更不能就此推斷其有危害社會的可能。在本案審理過程中,未發現被告人甲有意隱瞞“漏罪”、逃避法律追究的情況,且其認罪態度較好,有悔罪表現,因此可以認為,對其宣告緩刑不至再危害社會。
第三,關于“漏罪”與前罪并罰是否可再適用緩刑的問題,1985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判嚴重刑事犯罪案件中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答復 (三)做出明解釋,“在緩刑考驗期限內,發現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宣告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的,依據相關法律對漏罪定罪判刑,再對前罪與漏罪實行數罪并罰,決定執行的刑罰……如果仍符合緩刑條件,仍可宣告緩刑,已經執行的緩刑考驗期,應當計算在新決定的緩刑考驗期以內”。
1997年刑法修訂后,未明確規定數罪并罰中是否可以適用緩刑,上述司法解釋也未被廢止,因此從立法角度看,數罪并罰(包括“漏罪”與前罪的并罰)未排除緩刑;張明鍇教授在其所著《刑法學》中關于緩刑的適用條件中也表述“如果一個判決前犯數罪,實行數罪并罰后,決定執行的刑罰為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也可以適用緩刑”,進而從法學理論的角度闡述了緩刑在數罪并罰中的應用。據此認為,法官可以根據犯罪人所犯數罪的性質、情節、悔罪表現等內容,以適用緩刑的法定條件為標準,決定是否對犯罪人適用緩刑。
要看緩刑是否已經執行完畢了。如果沒有執行完畢的,此時需要撤銷緩刑,然后對漏罪依法作出處罰之后,再與前罪數罪并罰。不過要是在緩刑考驗期滿之后發現漏罪的,這時也只能對新發現的漏罪進行處罰,然后追究罪犯的法律責任。
醉駕拘役可以緩刑嗎
貪污罪能判緩刑嗎
管制可以適用緩刑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分立建筑資質如何分立
2020-12-23辦理反擔保抵押措施有什么條件
2021-03-11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5吸毒被拘留之后還可以開具無犯罪記錄證明嗎
2021-01-14商品房住房面積怎么計算
2020-12-27不辦酒席就不算正式結婚嗎
2021-03-20怎么區分借婚姻索取財物與買賣婚姻
2021-01-04訴訟離婚一方不同意怎么辦
2021-03-14想要離婚,有什么辦法可以申請離婚
2021-01-1650多歲的父母要贍養嗎
2021-03-04回避是怎么回事
2020-12-02公司連續加班是否違法
2020-12-04單方面離婚申請書
2021-01-27按揭房注銷抵押登記要多久
2020-11-11房產抵押貸款辦理條件有什么
2021-02-19銀監會非法集資的意見全文內容是什么
2020-11-10合同生效后有異議怎么辦
2020-12-04工會委員能否無故解除合同
2021-02-14意外險報銷的概念是如何的
2021-03-22飛機起飛延誤賠償標準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