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想讓死刑立即執行變為死刑緩期執行的話,則此時需要符合《刑事訴訟法》中規定的條件才行。法律中規定死刑緩期執行的期限為兩年,那在期限屆滿之后又該如何來處理呢?不少人對此都比較疑惑。下面就讓律霸小編來為你做詳細解答吧。
一、死刑緩期執行期滿后如何處理
對被判處死刑緩期2年執行的犯罪分子,在死緩期滿后,根據刑法第50條的規定,有三種處理辦法:
(1)在死刑緩期執行期間如果沒有故意犯罪,2年期滿后,減為無期徒刑。
(2)在死刑緩期執行期間如果確有重大立功表現,2年期滿后,減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
(3)在死刑緩期執行期間,如果故意犯罪,查證屬實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準,執行死刑。
二、什么是死刑緩期執行
死刑緩期執行,指的是對于應當判處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須立即執行的,可以判處死刑同時宣告緩期2年執行。死緩制度的功能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限制死刑的實際執行,二是預防犯罪,包括一般預防和特殊預防。由于死緩制度是以罪犯應當判處死刑為前提,也就是說,行為人所犯罪行相當嚴重,國家予以最嚴厲的否定評價,故具有相當的威懾力,具有一般預防的功能。同時死緩制度是附條件的不執行死刑,也即保留了執行死刑的可能性,這就促使犯罪分子必須改惡從善,從而達到特殊預防之效。
對于死刑什么情況下可以判處緩期二年執行,法律沒有規定,從司法實踐來看,一般應具備以下情節:
(1)民憤不是極大的;
(2)犯罪分子投案自首或者有立功表現的;
(3)共同犯罪中有多名主犯,其中首要分子或者罪行最為嚴重的罪犯已判處死刑立即執行,其他主犯不具有最嚴重罪行的;
(4)犯罪分子智力發育不全,屬于有限責任能力的;
(5)由于被害人的明顯過錯,引起罪犯一時激憤而殺人的;
(6)犯罪分子出于義憤而殺人的;
(7)其他特殊應當留有余地情形的。
因此很多人都認為必須要在兩年之后再作出處理。但其實,要是罪犯在死緩期間又有故意犯罪的話,此時不用等到兩年期滿,可以馬上上報最高法,核準執行死刑。否則的話,就需要在兩年期滿之后看是改判為無期徒刑還是二十五年有期徒刑。
死緩限制減刑能否假釋
死緩兩年是怎樣的,適用條件有哪些?
死緩減刑最低多少年,法律要求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租賃合同違約怎么辦
2021-02-04熊**破壞軍人婚姻案
2021-01-13官司打輸了再上訴還交律師費嗎
2021-03-15營業執照地址變更手續是怎樣的
2021-03-07公司注銷名下商標是否還有效
2021-02-21新舊《專利費減辦法》的不同之處
2021-03-11注冊商標續展是什么意思
2021-03-03留置流押條款無效的法律后果
2020-11-10一般保證期間如何起算
2021-01-20什么情況勞動合同可以中止
2021-01-30公司正常清算人員如何處理
2021-02-21試用期要離職領導不批怎么辦
2021-02-17人身意外險的除外責任有哪些
2020-11-26建筑工程保險合同
2021-02-24私家車丟失了能否解除保險合同
2021-01-27機動車解除保險合同保費計算辦法
2021-03-02保險合同糾紛案例分析有什么
2021-02-21出險和理賠時要注意什么
2021-01-25無證駕駛時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3-20保險欺詐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