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對于發生的工傷,首先就應該去鑒定,造成的傷害是多大。對于工傷應該去哪里鑒定呢?對于工傷醫療期及期間待遇是怎樣的?律霸小編整理了相關方面的資料,一起來看看吧!希望以下資料對于需要的人來說有一定幫助。
先到單位所在地勞動保障局工傷科申請工傷認定,認定為工傷后再做傷殘鑒定。
工傷醫療期及期間待遇
工傷事故發生后,工傷職工或其家屬應當自工傷事故發生之日起15日內向當地勞動行政部門提出工傷保險待遇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申請期限可以延長至30日。如果工傷職工或其家屬沒有提出申請的,可以由工會組織代表職工提出申請。 職工或其家屬因職工工傷所享有的待遇如下:職工因工傷或職業病所需住院費、醫療費、藥費、就醫路費全額報銷;需住院治療的,按當地因公出差伙食補助標準的 2/3發給住院伙食補助費;經批準轉外地治療的,所需交通、住宿費用按照本企業職工因公出差標準報銷。被鑒定為1級至10級傷殘的,在工資、工傷津貼、傷殘撫恤金、補助金等方面分別享有法律規定的不同待遇。工傷受害人或其家屬和用人單位可以在法律、法規規定的范圍內通過協商來解決。同時,根據勞動法,用人單位不得以勞動者不能從事原工作為由解除勞動合同。
《工傷保險條例》第17條規定,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八條規定,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以及工作人員,在執行職務中致人損害的,依照《民法通則》第121條的規定,由該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民事責任。上述人員實施與職務無關的行為致人損害的,應當由行為人承擔賠償責任。
因此一般情況下,工傷認定的實效為1年。但是對于超過工傷認定時效的情況,只要不超過《民法通則》規定的兩年時效期,職工就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維護自己的權益。
工傷認定的時間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當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用人單位未在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工傷認定所需的材料
(一)工傷認定申請表; (二)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 (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 (三)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 (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工傷認定申請表應當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以及職工傷害程度等基本情況。
工傷認定申請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一次性書面告知工傷認定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申請人按照書面告知要求補正材料后,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受理。
通過以上與律霸小編一起閱讀了有關工傷鑒定應在當地勞動保障局工傷科申請工傷認定,我們還了解了工傷醫療期及期間待遇是怎樣的資料,我們對于這方面的內容有一個簡單的了解。希望以上資料對于您有一定的幫助,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有關這方面的內容,可以登錄律霸官網上去了解。
工傷鑒定需要什么?
工傷鑒定賠償標準是什么?
不服工傷鑒定該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超市售假工商局如何處罰
2021-02-03法律對失信人員子女有何限制
2021-03-01交通事故致人死亡該如何定罪
2020-11-21賦予業主委員會民事主體資格的理由
2021-03-05派遣到其他公司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0-11-15協議離婚后能不能要回孩子撫養權
2020-11-20水路貨物運輸保險條款
2021-03-20保險的特點都有哪些
2021-02-13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應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嗎
2021-02-19淺析國際旅游島背景下有關農用承包地制度
2021-02-06被保險人死因不明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1-19買保險一個月后查出病來有無賠償
2021-01-30北京可以注冊保險代理公司嗎
2021-02-07從事保險活動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2020-12-28保險合同包括哪些形式
2021-01-28哪些情形屬于沒有保險合同受益人
2020-11-20土地轉讓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1-17農村集體流轉合同可以簽多少年
2021-01-272020年舊城改造有哪些優惠政策,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1-01-25拆遷紅線范圍內可以權屬爭議嗎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