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常逮捕證最遲幾天下達?
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內,提請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人民檢察院應當自接到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書后的七日以內,作出批準逮捕或者不批準逮捕的決定。
在特殊情況下,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一日至四日。
對于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至三十日。
二、適合逮捕的條件有哪些?
《刑事訴訟法》第60條規定:“對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的,應即依法逮捕。”這一規定明確了逮捕的三個條件,即:
(1)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
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是逮捕條件中最基本的條件,也是實踐中較難掌握的條件。“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包括了兩方面的含義,一是對實體事實的要求,即要有“犯罪事實”,一個是對證據的要求,即要“有證據證明”,即該“犯罪事實”是有“證據”證明客觀存在的。從這兩個方面入手,才能正確理解“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所謂“有犯罪事實”是指:
①發生了犯罪行為;
②有明確的實施犯罪行為的犯罪嫌疑人。在刑事訴訟中,在不同的訴訟階段,由于所要解決的問題不同,對犯罪事實的要求也不同。在偵查階段考慮是否采取逮捕措施時,所要解決的問題不是如何量刑,也不是如何定罪,而是是否應該采取逮捕措施以保障刑事訴訟的順利進行,所以采取逮捕措施的條件只要求兩個最基本的內容:發生犯罪行為——解決了適用逮捕措施的客觀基礎問題;是犯罪嫌疑人所為——解決了逮捕措施的適用對象問題。
(2)犯罪嫌疑人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
《刑事訴訟法》之所以把“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規定為逮捕的條件之一,是根據罪刑相當原則提出的。確定一個人的刑罰要罪刑相當,同樣,在刑事訴訟中采取強制措施,也要考慮與其所實施的犯罪相當。
“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而不是肯定判處徒刑以上刑罰。如何判斷是否可能判處以上刑罰,主要根據有證據證明的犯罪事實。實踐中,如果根據當時有證據證明的犯罪事實判斷可能對犯罪嫌疑人要判處徒刑以上刑罰,但人民法院審判時綜合考慮其他量刑因素,判處被告人徒刑以下刑罰的,不能認為是錯捕。
對于有證據能夠證明犯罪嫌疑人存在了犯罪事實,而且可能會被判處有期徒刑,同時對社會有一定的危險性的,那么就會被依法對其進行逮捕。而犯罪事實是指已經發生了犯罪的行為,同時明確了犯罪嫌疑人是誰,就可以提請逮捕了。
逮捕后可以取保候審嗎?
逮捕時限規定的是多久
公訴案件中批準逮捕由誰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探視接走孩子犯法嗎
2020-12-15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有哪幾種
2020-12-20離婚兩年能要回孩子扶養權嗎
2021-03-03公司減資在網上可以辦理嗎
2020-12-12怎么樣才能保護老字號
2020-12-02雇傭合同的責任承擔有什么規定
2021-02-28公司股東欺詐轉讓股權如何起訴
2021-03-26整容失敗沒有合同怎么起訴
2020-11-24海外購房與國內購房的差異有哪些
2020-11-26求職沒有工作經歷怎么寫
2021-03-21競業限制時間不得超過多久
2021-01-16勞動合同期限規定
2021-01-22輕傷取保候審的條件和變更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01試用期勞動合同怎么寫
2021-01-13別人逗狗將我傷害,該怎么索賠
2020-12-10意外險報銷的概念是如何的
2021-03-22人身意外險的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0-12-19意外事故保險公司是否可以不負責賠償
2020-11-10原保險合同成本如何確認
2020-12-23工程質保單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