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污染物生產者是否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侵權責任法》有效期限截止:2020年12月31日)
污染物生產者污染了環境,造成損害的,污染物生產者要承擔侵權的責任,在訴訟中,污染物生產者要承擔舉證責任。
《侵權責任法》
第六十五條?【環境污染責任的歸責原則】因污染環境造成損害的,污染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六十六條?【因果關系的推定】因污染環境發生糾紛,污染者應當就法律規定的不承擔責任或者減輕責任的情形及其行為與損害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
第六十七條?【數人環境污染責任】兩個以上污染者污染環境,污染者承擔責任的大小,根據污染物的種類、排放量等因素確定。
二、環境污染侵權的免責事由有哪些
(一)不可抗力
《環境保護法》中規定的不可抗力免責條件,加了諸多的限制。為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并且由加害人及時采取了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造成環境污染致人損害時,才可以免責。這樣,構成污染環境的免責條件,
一是不可抗力僅包括不可抗力中的自然原因;
二是對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及時采取了合理措施仍不免損害。具備了這樣兩個條件的不可抗力,才可以免責。對免責條件限制嚴格,有利于保障受害人得到賠償,這樣的規定是有積極意義的。
(二)第三人過錯造成損害后果
第三人過錯造成受害人污染損害,構成免責條件,
一是要當事人采取了合理措施仍不能避免損害;
二是加害人要對第三人過錯舉證;
三是這種免責條件適用于一般的環境污染損害。
(三)其他免責條件
戰爭行為引起海洋環境污染,為免責條件;負責燈塔或者其他助航設備的主管部門在執行職責時的疏忽或者其他過失行為造成海洋、水污染損害的,為免責條件;損害是由于受害人的自身責任引起的,在水污染的場合,為免責條件。
三、最新資訊(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二十九條?因污染環境、破壞生態造成他人損害的,侵權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二百三十條?因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發生糾紛,行為人應當就法律規定的不承擔責任或者減輕責任的情形及其行為與損害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污染物生產者污染了環境,造成損害的,污染物生產者要承擔侵權的責任,在訴訟中,污染物生產者要承擔舉證責任。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讀者可以到律霸網進行咨詢,律霸網有專業的律師為你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地役權與相鄰關系有什么差別有哪些
2021-01-11增加注冊資本流程是怎樣的
2021-01-28無限責任和無限連帶責任的區別
2021-02-13職工骨折單位能辭退嗎
2021-03-06擔保合同無效有幾種情況
2020-12-10房產證沒過戶可以直接辦不動產嗎
2021-03-10勞務合同中途中止需要補償嗎
2020-11-23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3-05重復保險的賠償方式是什么
2021-03-09保險代理人的代理權是如何產生的
2021-02-03投保人可以變更嗎
2020-12-25頒發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是否收費
2021-02-02承包期限未到,承包的土地可以讓子女繼承嗎
2020-12-16土地權屬糾紛政府不受理是否可直接提行政訴訟
2020-11-29有出讓土地的經濟適用房嗎
2021-03-02土地流轉的主體如何確定
2021-02-02拆遷后遇到房價波動拆遷補償標準如何確定
2021-03-07什么叫棚戶區改造,棚戶區是什么意思
2021-02-17農村宅基地拆遷是否有補償
2021-03-12拆遷房產證和增宅房產證稅收有升么區別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