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監視居住期間行政處罰怎么執行
監視居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在刑事訴訟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規定的期限內不得離開住處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對其行為加以監視、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種強制措施。這里的住所,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辦案機關所在的市、縣內生活的住所居所,是指辦案機關根據案件情況,在辦案機關所在的市、縣內給被監視居住人指定的生活居所。如果被監視居住人有正當理由要求離開住所或者指定的居所,必須經過公安機關批準。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決定監視居住的,公安機關在做出批準決定前,應當征得決定機關同意。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的規定:公安機關、檢察院、法院采取監視居住的最長期限不得超過6個月。在監視居住期間,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判工作。
二、監視居住地點在哪里
監視居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在刑事訴訟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規定的期限內不得離開住處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對其行為加以監視、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種強制措施。
監視居住的場所為“住處”或“居所”,被監視居住的人沒有被完全限制人身自由。對有固定住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來說,監視居住的場所為指定的“居所”。我們認為,所謂的“住處”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連續的、固定的居住和生活的地方; “居所”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公安機關采取監視居住措施時為無固定住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指定的場所;而行政拘留所是執行行政拘留處罰的場所,行政拘留是一種完全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措施。
如果在行政拘留所執行監視居住就完全限制了人身自由,實際上是一種變相羈押。所以,對辦理監視居住手續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只能在住處執行;沒有固定住處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執行,但行政拘留所不能被指定為監視居住的居所。在行政拘留所執行監視居住,不符合法律規定。
綜上所述,監視居住的期限一般都是在六個月左右,特殊情況可以適當的延長時間,而且如果在監視居住期間應該遵守法律規定,如果仍然出現違法的行為,那么可以采取逮捕的決定,由公安機關來執行,避免危害的社會。
監視居住后會不會收監?
監視居住期滿后怎么處理
監視居住的期限一般是多久,適用條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處罰停產停業多長時間
2020-11-14孫子能替奶奶打贍養費官司嗎
2020-11-252019反家暴法施行,北京法院簽署人身保護令首例
2021-01-10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其子女可代位繼承遺產嗎?
2021-03-25交通事故對方全責應該賠償多少
2020-12-23房產證抵押給銀行可以轉賣嗎
2020-12-13怎么界定是否為勞動關系
2021-01-09保險單的法律效力有哪些
2021-01-27家庭財產兩全保險條款范本
2021-03-11第一受益人參加訴訟的法律有什么作用
2020-12-20人身保險合同當事人能否約定損失賠償條款
2020-11-10交通肇事罪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7企業財產險怎么計算賠償金額
2021-01-22保險合同簽字由配偶簽字有效嗎
2020-12-01保險法解釋二的出臺,對司法實踐更具有操作性了
2021-03-22土地承包合同在什么情況下可以解除
2020-12-16國有土地出讓必須凈地嗎
2021-02-14房屋征收補償太低怎么辦
2020-12-04房屋拆遷時別人簽字并領補償款怎么辦
2020-11-16老房子拆掉重建現在拆遷有哪些權利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