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檢察院的自偵案件的批捕權是哪個部門?
檢察院立案偵查的案件,需要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應當報請上一級檢察院審查決定。
根據刑事訴訟法和人民檢察院辦理刑事案件規則的規定,逮捕的條件為:
1、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所謂“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是指同時具備下列情形:
(1)有證據證明發生了犯罪事實。
(2)有證據證明該犯罪事實是犯罪嫌疑人實施的。
(3)證明犯罪嫌疑人實施的犯罪行為的證據已有查證屬實的。
2、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
3、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的。
二、檢察院立案偵查的案件有哪些?
1、貪污賄賂犯罪
是指刑法分則第8章規定的貪污賄賂罪和其他章節中明確規定按照貪污賄賂罪的規定定罪處罰的犯罪。具體包括:貪污案、挪用公款案、受賄案、單位受賄案、行賄案、對單位行賄案、介紹賄賂案、單位行賄案、巨額財產來源不明案、隱瞞境外存款案、私分國有資產案、私分罰沒財物案。
2、國家工作人員的瀆職犯罪
主要是指刑法分則第9章規定的瀆職犯罪案件。具體包括:濫用職權案,玩忽職守案,故意泄露國家秘密案,過失泄露國家秘密案,徇私枉法案,民事、行政枉法裁判案,執行判決、裁定失職案,執行判決、裁定濫用職權案,枉法仲裁案,私放在押人員案,失職致使在押人員脫逃案,徇私舞弊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案,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案,濫用管理公司、證券職權案,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稅款案,徇私舞弊發售發票、抵扣稅款、出口退稅案,違法提供出口退稅憑證案,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案,違法發放林木采伐許可證案,環境監管失職案,食品監管瀆職案,傳染病防治失職案,非法批準征用、占用土地案,非法低價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案,放縱走私案,商檢徇私舞弊案,商檢失職案,動植物檢疫徇私舞弊案,動植物檢疫失職案,放縱制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案,辦理偷越國(邊)境人員出入境證件案,放行偷越國(邊)境人員案,不解救被拐賣、綁架婦女、兒童案,阻礙解救被拐賣、綁架婦女、兒童案,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案,招收公務員、學生徇私舞弊案,失職造成珍貴文物損毀、流失案。
3、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權利和民主權利的犯罪案件
具體包括:非法拘禁案、非法搜查案、刑訊逼供案、暴力取證案、虐待被監管人案、報復陷害案、破壞選舉案。
4、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其他重大的犯罪案件
需要由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經省級以上人民檢察院決定,可以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這種由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1)必須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前三類以外的重大犯罪案件;
(2)必須經過省級以上人民檢察院決定。具體程序是:基層人民檢察院或者分、州、市人民檢察院需要直接立案偵查時,應當層報所在的省級人民檢察院決定。分、州、市人民檢察院對基層人民檢察院層報省級人民檢察院的案件,應當進行審查,提出是否需要立案偵查的意見,報送省級人民檢察院。報請省級人民檢察院決定立案偵查的案件,應當制作提請批準直接受理書,寫明案件情況以及需要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的理由,并附有關材料。省級人民檢察院應當在收到提請批準直接受理書后的10以內作出是否立案偵查的決定。省級人民檢察院可以決定由下級人民檢察院直接立案偵查,也可以決定本院直接立案偵查。
普通的刑事案件,最起碼是三大司法部門之間相互形成監督關系,可是有檢察院自行偵查的案件就存在很大的問題,盡管也是上級單位監督下級單位,但畢竟是在同一司法部門體系中,所以,深化改革檢察院的職責功能還是很有必要的,目前國家有關部門也在起草相關的改革方案。
立案到批捕的流程有哪些
刑事案件沒有批捕還可能判刑么?
批捕起訴證據審查的原則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群眾扭送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14先離婚后告重婚可以嗎
2020-12-172020最新交通事故訴訟代理詞怎么寫
2021-01-31行政處罰時違反一個法律多條如何處罰
2021-02-02行政處罰的管轄原則是什么
2021-02-01法定監護人是否具有繼承權利
2021-03-16公司是否有權收回股權贈與
2020-11-09如何認定行人故意事故
2021-01-17房產抵押貸款只能5年嗎
2021-03-18抵押物變現后怎么提存
2020-11-15合同債權質押的債務人逾期不履行義務時該怎么做
2021-03-26房屋交易中介騙招有幾多?
2021-01-29居民商業產權是否征收房產稅
2021-01-10公房承租人對合用部位產生糾紛,如何處理
2020-12-31勞務合同書和入職協議有什么區別
2021-01-08社保繳費基數低勞動仲裁補幾年
2020-12-17“消費養老”真能夠對老年人進行養老嗎
2021-03-07什么是家庭財產保險
2020-11-13保險合同違約和侵權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6保單是否可以轉讓,轉讓保單需要經過保險人的同意嗎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