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取保后不批捕還判刑嗎?
取保后不批捕是需要判刑的,
取保候審只是刑事訴訟過程中的一種強制措施,并不代表案件的完結和不會判決刑罰。會不會坐牢還要司法機關進一步審理后判決也知道。不過,依據取保候審的條件來說,能夠取保候審一般都是罪行較輕的,判決也不會太重。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取保候審的。
取保候審由公安機關執行。
二、取保候審后還會坐牢嗎
取保候審只是一種強制措施,不是刑罰處罰。關鍵要看取保候審期滿后,法院作出有罪還是無罪,罪重還是罪輕,是否追究刑事責任的判決。
取保候審是一種強制措施,這與判不判刑沒關系。
如果法院審理查明未犯罪,當然不會判刑。
一般情況下,取保候審的會被判緩刑。
因此,判刑是看你的案情。如果最終查實清楚是有犯罪事實那么肯定是要判刑的,至于量刑如何也是要案情的,不過一般能取保也說明案情不是很嚴重,量刑在三年以下還有可能判緩刑的。
取保候審期滿以后怎么處理
取保候審即將到期的,執行機關應當在期限屆滿十五日前書面通知決定機關,由決定機關作出解除取保候審或者變更強制措施的決定,并于期限屆滿前書面通知執行機關。執行機關收到決定機關的《解除取保候審決定書》或者變更強制措施的通知后,應當立即執行,并將執行情況及時通知決定機關。
取保候審是我國刑事訴訟階段當中,一種比較特殊的方式,取保候審和是否判刑不存在著一個必然的聯系,一般情況下,取保候審之后自然是繼續需要進行審理判刑的,當然,能夠取保候審,就意味著犯罪情節比較輕,因此,判刑不會太重。
刑事拘留37天取保候審可以嗎
什么時候可以辦取保候審?
故意傷害致人重傷后可以取保候審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隱名出資人存在哪些法律風險
2020-11-16第三方支付代扣的流程是什么
2021-01-23并購公司的價值怎么算
2020-12-01交警判定責任后對方不給錢怎么辦
2021-02-05行政處罰的管轄和適用
2020-12-08民事訴訟怎么自己抗訴
2020-11-11無證回遷房可以被保全嗎
2021-01-14企業經營不善降薪是否違法
2020-11-30繼子女繼承了生父母的遺產,就沒有資格繼承繼父母的遺產嗎
2021-01-13要約修改后原來的條款還有效嗎
2021-01-08預付款在法律上是否可以是全部金額
2020-12-08學生坐校車下車后丟失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19別墅地皮可買賣建房嗎
2021-01-15勞動合同快到期前可以變更期限嗎
2020-11-13公司倒閉簽約新公司員工怎么賠償
2020-12-30退休前欠的工資屬勞動爭議嗎
2021-03-01勞動爭議包括拖欠工資嗎
2020-11-14貨物運輸保險條款如何理解
2021-02-05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包含有哪些
2021-03-03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四)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