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拘留證據不足多久放人?
檢察院不批準逮捕的,公安機關應當立即釋放,對于需要繼續偵查的案件,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條件的,可以辦理取保候審或監視居住。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九條 :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內,提請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在特殊情況下,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一日至四日。
對于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至三十日。
人民檢察院應當自接到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書后的七日以內,作出批準逮捕或者不批準逮捕的決定。人民檢察院不批準逮捕的,公安機關應當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釋放,并且將執行情況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對于需要繼續偵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條件的,依法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二、證據不足不起訴的條件有哪些?
《刑事訴訟法》171條第4款規定:對于二次補充偵查的案件,人民檢察院仍然認為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作出不起訴的決定。
此規定中包括兩個條件:
(1)案件已經經過了補充偵查。這是對案件已經經過補充偵查,仍作不起訴決定的時機控制,也是作該決定的程序條件。一般而言,未進一步收集證據就認為不符合起訴條件。
(2)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的。這是指證據不足以充分證明犯罪嫌疑人的罪行,以至于即使提起公訴,法院經過開庭審理,也很可能會宣告被告人無罪。
人民檢察院對此種情形下的犯罪嫌疑人作出不起訴決定的,必須同時具備上述兩個條件。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規則》第286條的規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不能確定犯罪嫌疑人構成犯罪和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屬于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
(1)據以定罪的證據存在疑問,無法查證屬實的;
(2)犯罪構成要件事實缺乏必要的證據予以證明的;
(3)據以定罪的證據之間的矛盾不能合理排除的;
(4)根據證據得出的結論具有其他可能性的。
刑事拘留之后,如果沒有充足的證據可以申請檢察院批準逮捕的話,那么應當立即的進行釋放,否則就是對于人身自由的侵犯,但這是屬于違反法律規定的一種行為,刑事訴訟法第89條對此作出了非常明確的規定解釋,可以參考一下。
哪些情況下違法刑事拘留要賠償
刑事拘留適用于哪些人?
什么是刑事拘留,刑事拘留是多少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上怎么向勞動局投訴
2021-03-14定金不能超過合同總價多少
2020-12-23租賃權與抵押權發生沖突,哪個權利更優先?
2020-11-16一般保證期間如何起算
2021-01-20公司搬遷怎么給補償金
2020-12-09老年人事受哪些醫療照顧?
2021-03-24交通調解協議書能否反悔
2020-12-22物權法(草案)名詞解釋-----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1-01-20法人變更員工可否離職
2020-12-07境外單位是否適用勞動法下的競業限制單位
2021-01-01索賠時效有何不同——鐵路保險運輸與保價運輸
2021-03-26家庭財產保險
2021-01-13造成損失,保險公司不負責賠償的原因有哪些
2021-01-10反思新型人身保險產品存在的困境
2021-03-06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主體可以有哪些
2020-11-27意外事故保險的賠付是怎樣的
2020-11-30交通事故調解保險公司需要來嗎
2021-01-06出租司機撞傷人反過來告保險公司
2021-01-13家庭保險公司不足額理賠怎么處理
2021-03-19保險合同沒有特別約定,可以免責嗎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