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故意傷害致人重傷二級可不批捕嗎?
依修訂后的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九條規定 對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審尚不足以防止發生下列社會危險性的,應當予以逮捕:
(一)可能實施新的犯罪的;
(二)有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會秩序的現實危險的;
(三)可能毀滅、偽造證據,干擾證人作證或者串供的;
(四)可能對被害人、舉報人、控告人實施打擊報復的;
(五)可能自殺或者逃跑的。
對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或者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曾經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應當予以逮捕。
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反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規定,情節嚴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我國的檢察院批捕多久開庭
批準逮捕后一般情況會在3個月內起訴到法院開庭審理(偵查2月審查起訴1個月),案情復雜延長的話就說不準了,但最多不應該超過12個月。
1、按照我國刑事訴訟法,檢察院批準逮捕后公安機關的偵查期限一般為2個月,但是案情復雜,經過批準可以延長最長7個月。
2、公安機關偵查完畢后,會把案件移交給檢察院審查起訴,審查起訴時間一般為一個月(即一個月內向法院起訴),但是檢察院認為案情不清的,可以要求公安機關補充偵查,補充偵查時間為1個月,可以補充偵查兩次。
拓展資料
根據《刑訴法》的規定:
第一百六十九條 人民檢察院對于公安機關移送起訴的案件,應當在一個月以內作出決定,重大、復雜的案件,可以延長半個月。
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的案件,改變管轄的,從改變后的人民檢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查起訴期限。
第一百七十一條 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對于需要補充偵查的,可以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也可以自行偵查。
對于補充偵查的案件,應當在一個月以內補充偵查完畢。補充偵查以二次為限。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檢察院后,人民檢察院重新計算審查起訴期限。
故意傷害罪是我國一項比較經常見到的刑事罪名,如果犯罪嫌疑人所犯的案件事實已經達到了受害人重傷二級,顯然已經是很嚴重的情況了。因此,如果在這種情況下已經審查完畢,檢察公安機關是非常有可能要對當事人進行批捕公訴的。
尋釁滋事罪與故意傷害罪的差別
什么是故意傷害罪,構成要件有哪些?
故意傷害罪和尋釁滋事罪界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公司工作七年無五險一金怎么辦
2020-11-14公司減資股東是否承擔補充責任
2021-01-15抵押物能否重復抵押
2021-02-15p2p對于借款協議有法律責任嗎
2021-01-23借條和欠條的訴訟時效
2021-02-09強制執行申請能否裁定不予受理
2021-02-21申請傷殘鑒定有什么程序
2020-11-14冷暴力屬于校園欺凌嗎
2021-01-01拆遷款遺產繼承法院怎么判
2021-02-15自助存包丟失商場是否應當賠償
2020-12-04什么是哺乳期?女職工在哺乳期享受哪些特殊勞動保護?
2021-02-20可變更勞動合同的情況有哪些
2020-11-23股東之間能有競業限制嗎
2021-01-13調崗的規定有哪些
2021-03-23公司拖欠半年的工資可以補償嗎
2021-03-01雇員保險金權益
2020-12-25定期壽險購買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27意外傷害險的賠與不賠
2020-11-30保險理賠沒有工資條怎么辦
2021-01-26保險公司應當賠償交通事故中自費藥品費用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