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2008年3月,張某向李某借款2萬元用于購車,并向李某出具借條一張,約定1年后還款。1月后,李某恐到期不能收回欠款,便至張某家,要求其提供保證人。不料張某已到外地打工,是時陳某因同學關系借住于張某家中,得知李某來意,陳某因感恩于張某的借住之情,便在借條上簽字保證。2009年3月,張某逾期未歸還欠款,李某將張某、陳某訴至南城縣法院。陳某被判令還款,在履行還款義務后,又將拒不歸還欠款的張某訴至法院,要求其歸還墊付的欠款。
張某辯稱,陳某借條上簽字保證,并未征得自己的同意,故保證合同無效,自己亦不承擔向陳某歸還欠款責任。
分歧
針對保證合同是否以債務人的同意為生效要件,陳某、張某、李某之間的債權債務責任承擔關系,有以下兩種不同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保證合同的生效不以債務人的同意為生效要件,故保證合同生效,陳某承擔保證責任。陳某未經張某同意擅自簽字保證,保證人陳某與債務人張某之間未形成委托合同,且無形中可能損害債務人張某的利益,故債務人張某不承擔向陳某歸還欠款的責任。
第二種意見認為:保證合同生效,陳某在承擔保證責任后,可以向債務人張某追償。
管析
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理由如下:
首先,保證合同的生效不應以債務人的同意為生效要件。因保證合同是債權人與保證人之間的合同,只要主合同有效,保證合同就有效。
其次,一般的保證合同中,保證人與債務人之間存在的是委托合同關系,保證合同一般暗含了債務人的同意,否則就有可能損害債務人的利益。保證人的求償權是以委托合同為基礎的,即取得債務人的同意,如保證人未經債務人的同意擅自擔保,則不享有依據保證合同對債務人的求償權,但在債務人受益的范圍內享有不當得利的求償權。
所以,保證人陳某應擔承擔保證責任,但未經債務人張某的同意擅自擔保,則不能依據保證合同來求償,但以不當得利來起訴債務人張某還是可以得到法院的支持的,故債務人張某還須在本人受益的范圍內承擔還款責任。
作者:南城縣人民法院李*寧可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股東決定和股東會決議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25違法占地判定的法律依據都有哪些
2021-02-05公司合并的特征是什么
2021-02-09交通運輸工具是否可以質押
2020-12-09網上投訴能撤銷嗎
2021-01-17民事發回重審幾次為限
2021-01-15法院是否可以提前刪除失信人信息
2020-11-12如何申請越級強制執行
2021-03-23產假期被裁員賠償標準
2020-12-24婚前協議在哪里公證
2021-02-02怎么證明是在商場摔傷,有哪些相關法律依據
2021-01-02房子先更名還是先離婚
2020-12-25工廠噪音粉塵大 近鄰如何維權
2021-01-19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都有什么條件
2021-03-12違法分包導致提供勞務者受傷的法律責任
2021-02-07用人單位使用已經辭職的員工參與拍攝的宣傳視頻,是否侵犯個人肖像權
2021-01-30家長有哪些基本義務
2020-12-21產品質量保險的保險范圍是什么
2021-01-16工廠火災保險能全賠嗎
2021-01-06保險法告知義務的問題是什么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