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請對人大代表批捕需要事先滿足哪些條件?
(1)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
“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包括了三方面的含義,一是有證據證明發生了犯罪事實,二是證據證明犯罪事實是犯罪嫌疑人實施的,三是證明犯罪嫌疑人實施犯罪行為的證據已經查證屬實。犯罪事實可以是犯罪嫌疑人實施的數個犯罪行為中的一個。
在刑事訴訟中,在不同的訴訟階段,由于所要解決的問題不同,對犯罪事實的要求也不同。在偵查階段考慮是否采取逮捕措施時,所要解決的問題是是否應該采取逮捕措施以保障刑事訴訟的順利進 行,所以采取逮捕措施的條件只要求兩個最基本的內容:發生犯罪行為——解決了適用逮捕措施的客觀基礎問題;是犯罪嫌疑人所為 ——解決了逮捕措施的適用對象問題。至于其他與定罪量刑有關的內容,在適用逮捕措施時不必證明。這里的“犯罪事實”既可以是單一犯罪行為的事實,也可以是數個犯罪行為中任何一個犯罪行為的事實。
《刑事訴訟法》第65條規定,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需要逮捕而證據還不充足的,可以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第133條規定,人民檢察院對被 拘留的人,需要逮捕而證據還不充足的,可以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這些詳盡的規定表明逮捕犯罪嫌疑人,從證據的量上講要求“充足”,否則便不符合逮捕條件。
(2)犯罪嫌疑人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
這是逮捕在犯罪嚴重程度方面的要求。《刑事訴訟法》之所以把“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規定為逮捕的條件之一,是根據罪刑相當原則提出的。如果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判處徒刑以上刑罰,逮捕的羈押期限要折抵刑期;但如果犯罪嫌疑人不可能被判處徒刑以上刑罰,在刑事訴訟中 便沒必要把他逮捕羈押起來。雖然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但如果根據這種犯罪事實只可能對犯罪嫌疑人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則仍然不能對犯罪嫌疑人予以逮捕。
“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而不是肯定判處徒刑以上刑罰。如何判斷是否可能判處以上刑罰,主要根據有證據證明的犯罪事實。實踐中,如果根據當時有證 據證明的犯罪事實判斷可能對犯罪嫌疑人要判處徒刑以上刑罰,但人民法院審判時綜合考慮其他量刑因素,判處被告人徒刑以下刑罰的,不能認為是錯捕。
(3)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的
即使犯罪嫌疑人已具備前兩個條件,仍然要考慮采取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等方法,是否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可以保證訴訟的順利進行。如果認為采取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等方法,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便沒有逮捕必要,不應逮捕。
既然要對人大代表提請批捕,那就說明人大代表是做出了違反國家刑法的事宜,人大代表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民事主體,沒有什么特殊照顧的。雖然人大代表是國家公職人員,但是司法部門在處理人大代表犯罪活動的時候肯定也是一視同仁的,對不符合逮捕條件的不會批準逮捕的。
刑事拘留后被批捕大概多長時間會到法院進行宣判
逮捕后變更強制措施的條件是什么
逮捕時限規定的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上市公司暫停上市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7股權變更登記行政機關未盡義務如何維權
2020-12-06受留置權限制的固定資產是不動產嗎
2021-02-06擔保合同的法律效力該如何確定
2020-11-19交通事故對方全責多久內有效
2021-03-25外匯保證金交易是怎樣的
2021-02-17婚后買房怎樣才能屬于個人財產
2020-12-16焦作農村人均住房面積有什么規定
2021-01-23合同法律風險識別的定義是什么
2021-02-19啥時候提出放棄繼承權
2021-02-23雇傭關系賠償有免責嗎
2020-11-21學生坐校車下車后丟失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19餐飲業給員工簽合同包含哪些保險費用
2020-12-28車險理賠流程是什么
2021-02-01新型人身保險產品謀求發展的對策
2021-02-28諒解書的前保險給報嗎
2020-12-03保險人收到被保險人的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請求后應怎么辦
2021-02-15司機肇事逃逸保險公司判賠
2021-02-24集體所有土地的經營和管理
2021-02-08村民大會可以拒絕土地出讓嗎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