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證據不足不予批捕會被起訴嗎?
不一定,根據案情進行,如果不逮捕,也有可能需要起訴。逮捕只是一種刑事強制措施,與是否起訴沒有必然聯系。我國刑訴法規定,對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的,才應依法逮捕。而最高司法機關對“有逮捕必要”具體化為六種情形,即:可能繼續實施犯罪行為,危害社會的;可能毀滅、偽造證據、干擾證人作證或者串供的;可能自殺或逃跑的;可能實施打擊報復行為的;可能有礙其他案件偵查的;其他可能發生社會危險性的情形。如果犯罪嫌疑人不存在這些情形,則檢察機關完全可以不批準逮捕。法律同時還規定,人民檢察院不批準逮捕的,如需要繼續偵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條件的,公安機關應當依法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很顯然,依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檢察機關不批準逮捕只意味著犯罪嫌疑人不具備逮捕的法定條件,不必采取逮捕羈押措施,絲毫不意味、更不等于“不起訴”,甚至也不等于法院不會判實刑。
二、檢察院批捕的條件都有什么?
逮捕,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實施妨礙刑事訴訟的行為,逃避偵查、起訴、審判或者發生社會危險性,而依法暫時剝奪其人身自由的一種強制措施。
為了防止逮捕的過量適用,刑事訴訟法第60條規定:對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的,可以逮捕。
逮捕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1、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
2、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
3、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的。
即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符合上述兩項條件,但采取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足以防止其危害社會的,即無逮捕必要,不應逮捕。
綜上所述,對公安機關移送的案件,檢察院審查,如果判定證據不足,會駁回公安機關的逮捕申請,做出不批捕的決定。當然,這并不是意味著當事人就不再被追究刑事責任。如果在補充偵查階段,證據鏈收集完整,檢察院對犯罪事實認定清楚的,起訴也是可能的。
逮捕后變更強制措施的條件是什么
逮捕后可以取保候審嗎?
取保候審變更為逮捕的條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調查公司取證合法嗎
2021-01-17找律師寫個協議多少錢
2021-02-24公司合并的特征是什么
2021-02-09連帶責任中求償權的要件和范圍是什么
2020-12-12先予執行的適用條件
2021-03-21車禍死亡賠償有什么標準
2021-02-14什么是擔保合同中人的擔保
2021-03-12法律規定不能上市出售的房屋
2021-01-27一般用人單位是怎么舉證
2020-11-26員工連帶刑事責任怎么處理
2021-02-14保險最大誠信原則是如何運用的
2020-11-21投資理財保險的定義
2021-03-03影響出口產品責任險費率的因素有哪些
2020-11-26單獨的航班意外險不包括航班延誤責任
2020-11-21廣西的商業車險二次費改
2021-01-22保險合同包含哪些部分
2020-12-11承包合同與租賃合同的區別
2020-12-17土地轉讓的辦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09拆遷補償協議不是房屋所有權人簽字有效嗎
2020-12-16動遷怎么樣能早知道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