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監視居住的適用期限有多久
監視居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在刑事訴訟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規定的期限內不得離開住處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對其行為加以監視、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種強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監視居住。
監視居住決定由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作出,由公安機關執行,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也可以協助執行。
犯罪嫌疑人在被執行監視居住強制措施期間,不能離開居住住所(含指定居所),確有需要要離開的,應向執行監視居所的機關報告,得到同意后方可離開。
監視居住期限最長不超過六個月。
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應遵過下列規定:
(一)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離開住所,無固定居所的,不得離開指定居所;
(二)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會見他人;
(三)接到傳訊時準時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擾證人作證;
(五)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
二、監視居住的執行場所在哪里
監視居住是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一種刑事強制措施。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57條的規定,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離開住處,無固定住處的,未經批準不得離開指定的居所”。由此可知,監視居住的場所為“住處”或“居所”,被監視居住的人沒有被完全限制人身自由。對有固定住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來說,監視居住的場所為指定的“居所”。我們認為,所謂的“住處”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連續的、固定的居住和生活的地方; “居所”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公安機關采取監視居住措施時為無固定住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指定的場所。
對于監視居住,這也是屬于我國《刑事訴訟法》中規定的刑事強制措施之一,一般在滿足條件的情況下,那么司法機關可以對刑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這種措施。確定監視居住期限的時候,也要注意法律中規定最長為6個月,也就是最后確定的期限是不能超過法定的最長期限。
違反監視居住規定有什么后果?
監視居住是否可以折抵刑期?
監視居住期滿后怎么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一級醫療事故賠償計算標準是多少
2020-12-15第三方支付怎樣界定
2020-11-14離婚給女方贍養費標準
2020-11-18什么情況下必須給付老人贍養費
2021-03-18購房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08工傷賠償項目包括哪些
2021-03-10解除與終止勞動合同到底有什么區別
2020-11-18同一時間段能否成立不同勞動關系
2021-01-17試用期時間有啥規定
2021-03-11旅游意外傷害險定義
2020-11-21保險合同是附條件合同
2020-12-11離婚時保單應怎樣分割
2021-01-31法律規定公司要為員工購買的保險有哪些
2020-12-31出事后保險公司要通話記錄做什么
2021-01-06保險人的違約責任問題有哪些
2020-12-10正確理解保險經紀、保險代理
2020-12-22土地轉讓未經過村委會合同有效嗎
2021-01-24劃撥土地轉出讓怎么計算價格
2021-03-18違建房屋,拆遷時怎么做,才盡可能的有補償
2020-12-22拆遷后房產證可以改名嗎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