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安機關批捕權是否享有?
批捕權是國家司法權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配置直接關系刑事司法是否公正。由于審判機關在刑事訴訟中具有權威性作用和決定性影響,批捕權與審判職能相適應,并有助于實現程序正義,因而由審判機關行使批捕權具有重要意義。在刑事訴訟中承擔控訴職能的檢察機關不能享有批捕權,否則,不僅會打破作為現代訴訟程序核心機制的控、辯雙方的平衡性,而且也容易使該項司法權力成為失去制約的法外特權,導致刑事司法嚴重不公。
逮捕的決定機關是檢察院或法院,公安機關無權決定逮捕措施。檢察院或者法院決定逮捕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交由公安機關執行。
人民檢察院對于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辦的案件進行審查后,應當根據情況分別作出批準逮捕或者不批準逮捕的決定。對于批準逮捕的決定,公安機關應當立即執行,并且將執行情況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對于不批準逮捕的,人民檢察院應當說明理由,需要補充偵查的,應當同時通知公安機關。可見,有權批準逮捕的是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逮捕的執行機關是公安機關。
二、公安機關執行逮捕后面的程序是什么?
1、執行逮捕的人員不得少于2人。執行逮捕時,必須向被逮捕人出示逮捕證,并責令被逮捕人在逮捕證上簽名(蓋章)或按手印。被逮捕人拒絕在逮捕證上簽字或按手印的,應在逮捕證上注明。
2、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后,提請批準逮捕的公安機關、批準或決定逮捕的人民檢察院或者作出逮捕決定的人民法院,應當在24小時之內進行訊問。對于發現不應當逮捕的,應當變更強制措施或者立即釋放。立即釋放的,應當發給釋放證明。除有礙偵查或者無法通知的情形外,應在24小時以內將逮捕的原因和羈押的處所,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屬或所在單位。不便通知的,應將不通知的原因在案卷中注明。
3、到異地逮捕的,公安機關應當通知被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機關。公安機關到異地執行逮捕時,應攜帶批準逮捕決定書及其副本、逮捕證、介紹信以及被逮捕人犯罪的主要材料等,被逮捕地的公安機關應當協助執行。
綜上所述,在我國公安機關和檢察院都是刑事案件的辦案機關,檢察院和法院有權作出批捕的決定,公安機關負責執行,即使是發現犯罪嫌疑人,公安機關也沒有批捕權。對于已經執行拘留或者取保候審需要逮捕的,公安機關應該向檢察院申請手續。
取保候審變更為逮捕的條件是什么
監視居住后還會逮捕嗎
逮捕后偵查羈押期限最長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人是被扶養人
2020-12-30涉外離婚孩子撫養權
2020-12-15車禍獲得賠償能否申請工傷
2021-01-22消費者網購被騙怎么辦
2020-11-19刑事拘留后多久下達逮捕證,逮捕的條件
2021-02-09二審推翻一審結果一審法官會被追責嗎
2021-01-30放棄繼承權聲明書要公證嗎
2021-03-19遺產繼承公證能改嗎
2020-12-12學生牙齒跌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5北京工資超過多少扣個人所得稅
2020-12-08離職證明中注明無勞動糾紛是不是就不能要求補償金
2021-01-07產品責任保險與產品質量保險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10產品責任險條款(涉外)
2021-02-14飛機延誤險怎么買
2020-12-23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比例是怎么樣的
2021-01-05淺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存在的問題
2020-12-22保險法修改可圈可點
2021-01-16交通事故保險能賠多少錢
2021-02-28什么才算意外傷害
2021-02-26發生車禍理賠多久時間有效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