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拘留流程是怎樣的,換言之,刑事拘留的程序是什么?要知道,因為刑事拘留涉及到人身自由限制問題,我們必須依法拘留,不得隨意為之。此外,你知道我國刑法規定的可以先行拘留的情形有哪些嗎?律霸小編馬上為大家介紹。
刑事拘留的程序是:
公安機關執行拘留時,執行拘留的人員不得少于二人,應持有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簽發的《拘留證》,向被拘留的人出示,并責令被拘留人在《拘留證》上簽名 (蓋章)或者按指印。拒絕簽名和按指印的,執行拘留的人員應當予以注明。被拘留人如果抗拒拘留,公安人員有權使用強制方法,包括使用戒具。
拘留后,除有礙偵查或者無法通知的情況以外,公安機關應該在24小時以內,把拘留的原因和羈押的處所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屬或者他的所在單位。人民檢察院決定拘留的,由人民檢察院通知被拘留人家屬或所在單位。
公安機關或人民檢察院對于被拘留的人,應當在拘留后的24小時以內進行訊問。發現不應當拘留的,應當立即釋放。
異地執行拘留時,應當通知被拘留人所在地的公安機關,被拘留人所在地的公安機關應當予以配合。
一般情況下,刑事訴訟拘留的期限最長為14日。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拘留期限最長為37日。
流竄作案,是指跨市、縣范圍連續作案,或者在居住地作案后逃跑到外市、縣繼續作案;多次作案,是指3次以上作案;結伙作案,是指2人以上共同作案。
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以及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在決定拘留下列有特殊身份的人員時,需要報請有關部門批準或者備案:
(1)縣級以上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如果是因現行犯被拘留,決定拘留的機關應當立即向其所在的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或者常務委員會報告;因為其他原因需要拘留的,決定拘留的機關應當報請該代表所屬的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或者常務委員會許可;
(2)決定對不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外國人、無國籍人采用刑事拘留時,要報有關部門審批。西藏、云南及其他邊遠地區來不及報告的,可以邊執行邊報告,同時要征求省、自治區、直轄市外事辦公室和外國人主管部門的意見;
(3)對外國留學生采用刑事拘留時,在征求地方外事辦公室和高教廳、局的意見后,報公安部或國家安全部審批。
延伸補充:
可以先行拘留的情形有哪些
刑訴法第61條規定:“公安機關對于現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一)正在預備犯罪、實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時被發覺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場親眼看見的人指認他犯罪的;
(三)在身邊或者住處發現有犯罪證據的;
(四)犯罪后企圖自殺、逃跑或者在逃的;
(五)有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可能的;
(六)不講真實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七)有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以上內容就是我們關于刑事拘留程序是怎樣的法律解答,由上文可知,通常情況下,執行拘留的人員不得少于二人,并且,應當應當攜帶相應地拘留證。如果你對此還有其他疑問,歡迎隨時來電咨詢我們律霸,我們將盡快為大家答疑解惑。
簡介刑事拘留期限
故意傷害罪刑事拘留需要哪些條件
根據我國刑法規定,刑事拘留最長期限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萬川律師,男,1988年10月出生,華東政法大學法學專業畢業。 從2015年12月至今,執業于廣東邦昊律師事務所,加入邦昊律師團隊之前,曾在北京市金杜(廣州)律師事務所公司證券組工作,主要執業領域為證券(境內上市)、重組與改制、債券發行、公司收購與兼并、公司私募融資、新三板掛牌等。 萬川律師曾參與了數十家大中型中國境內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及外商投資企業的重組、改制、私募融資、境內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新三板掛牌項目,具體涉及到物流倉儲、商業特許經營、百貨零售業、房地產、制造業、供應鏈、醫藥及能源等。
法律顧問處理客戶糾紛的方法
2020-12-03離婚時有限公司股份怎么分 合伙企業股份怎么分
2021-02-23釣魚執法是否具有合法性
2020-11-12監護過失是否要承擔侵權責任
2020-12-31交通事故打官司流程
2021-03-21離婚賠償金怎么計算
2020-12-17代位繼承的效力如何
2021-03-06如何理解共同承攬人的連帶責任
2020-12-14中介賣房有哪些侵權現象
2021-02-21保險公司的不同形式有哪些
2020-12-30保險法律關系的客體包括哪幾類
2020-11-23對保險代理人的禁止行為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8被保險人在投保后應該承擔哪些義務
2020-11-18保險法司法解釋三亮點解讀是怎樣的
2021-01-25商業三者險與交強險區別
2020-11-30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可由哪些主體承包經營?
2021-02-28拆遷安置房如何納稅
2020-12-13宿州拆遷宅基地怎么補償
2020-12-04正確的房屋拆遷評估是怎樣的
2021-02-21新農村建設中集體土地拆遷存在問題及對策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