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況懷孕的婦女是可以不刑事拘留而采取取保候審的,但是前提是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害性,若是懷孕的人涉嫌的是故意殺人罪,誰敢保證采取取保候審時她不會再犯,所以具體還是要看所犯罪行的性質。
1、根據《拘留所條例實施辦法》有明確規定,懷孕或哺乳期的婦女,違反治安管理不執行拘留。
2、根據《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1)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3)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4)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取保候審的。取保候審由公安機關執行。
行政拘留之所以把孕婦排除在外,主要是出于人道主義考慮。似乎根據一般推論,司法拘留同行政拘留一樣都是在短時間內限制當事人的人身自由,故亦應當類比行政拘留而規定將包括孕婦在內的特殊對象排除在外。但目前的法律規定并非如此。
為了維護法律的尊嚴,保障法院審判工作的順利進行,不對特殊對象免予拘留具有現實的必要性。
對孕婦不能適用死刑,但可以適用其他刑罰,如無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等。 孕婦不適用死刑是指不能判處死刑,而不是不能執行死刑,所以即使罪該至死,但由于不能判處死刑,故生產以后或過哺乳期后,也不能再去判處死刑了。
一般情況下對孕婦也不采用拘留、逮捕的強制措施,而是采用取保候審、監視居住。孕期可以申請取保候審,孩子出生后,根據判決結果執行相應的刑期。刑法第四十九條規定“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的人和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一條也規定,人民法院在執行死刑時,發現罪犯正在懷孕的,應當停止執行,并且立即報請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改判。
懷孕的婦女、患病而生活不能自理的犯罪嫌疑人等在羈押期間都是可以直接采取取保候審手段的,并且采取取保候審手段時,被采取一方必須提供相應的人保或者是財保,被采取取保候審措施的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審期間如果產生社會危害性的,應當立即取消該措施。
有關超期羈押的法律規定
法院判決前在看守所羈押期限是多久?
怎么追究超期羈押的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驗資報告費用要給多少
2021-02-17家庭暴力的法律對策
2021-01-24指定管轄的取證困難
2020-11-12緊急拘留是什么意思
2021-01-04繼承贈與是否征收土地增值稅
2020-12-03和房屋中介打交道注意什么
2021-03-23崗位變更合同書怎么寫通知
2020-12-10工廠私自解除勞動合同怎么維權
2021-03-13勞動糾紛多長時間內能去仲裁
2020-11-24員工意外保險合同的相關內容有哪些
2021-01-25借款會有哪些要求
2020-12-11保險合同變更中的三個關鍵詞
2021-01-23近因原則在保險糾紛中如何適用
2021-01-07朋友借車惹糾紛保險費、修車費誰來負擔
2021-03-03企業財產保險費用如何確定
2021-01-14保險公司提出開業申請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2021-01-29什么是刑事代理?
2021-01-04住改非拆遷停產停業損失怎么補償
2021-02-20鐵路拆遷補償
2020-12-19公司拆遷補償要交稅嗎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