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取保候審適用對象有哪些
取保候審,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未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為防止其逃避偵查、起訴和審判,責令其提出保證人或交納保證金,并出具保證書,保證隨傳隨到的一種強制方法。取保候審適用對象,怎樣申請取保候審?
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聘請的律師申請取保候審的,應當書面向公安機關提出。
公安機關同意取保候審的,依法辦理取保候審手續;不同意取保候審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并說明理由。
公安機關決定對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的,責令犯罪嫌疑人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對同一犯罪嫌疑人,不得同時責令其提出保證人和交納保證金。保證金數額根據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犯罪嫌疑人的經濟狀況、案件的性質、情節、社會危害性以及可能判處刑罰的輕重等情況,綜合考慮確定。
二、怎樣申請取保候審
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辯護人有權申請取保候審,不過辦理取保候審,申請人應當掌握以下技巧:
1、根據具體案情,尋找、挖掘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具有的取保候審的客觀條件。如從輕減輕處罰的情節、主觀惡性、身體健康狀況、排除犯罪的證據等等。
2、積極引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家屬減輕社會危害性。除了具備取保候審的客觀條件外,如果主觀上具有以下情節者,辦理取保候審更為容易。
(1)自愿認罪的,并如實交待犯罪事實。
(2)積極主動揭發、檢舉同案犯或他人犯罪事實的,或提供破案線索的。
(3)有自首、立功情節的。
(4)財產案件,退贓,積極交納罰金的。
(5)人身損害案件,積極賠償被害人,并爭取到被害人諒解的。
3、充分溝通。辦案中,同公、檢、法機關的溝通非常重要,實踐中,要針對不同情況,靈活應變,與辦案人員辦案單位溝通,與被害人溝通,協調好各方面的關系。溝通要及時、充分,刑事案件有極為嚴格的程序,司法機關對相關辦案人員更有嚴格的錯案追究制度,因此一旦發現有利于犯罪嫌疑人的證據或者事實或法律規定,要立即與辦案人員聯系,提醒辦案人員采納,不能耽誤,否則一旦錯過機會,再想說服辦案人員“改錯”難度非常大。
上文已經為您介紹了“取保候審適用對象,怎樣申請取保候審?”等問題,申請進行取保候審的,需要有專門的人提出,公安機關等是不會主動采取的。此時還需要提供保證人或繳納保證金,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按揭房轉讓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19公司未設立已經出資款項如何返還
2021-02-17商標轉讓的概念
2021-01-05什么叫第三者責任險?
2021-03-06判過刑的又醉駕算是累犯嗎
2020-11-12離婚退彩禮怎么退
2021-03-13同一當事人的兩種違法行為,可以分別立案嗎
2021-01-11因企業自主進行改制發生爭議法院是否受理
2021-02-07公租房申請書如何寫
2021-03-17合同保全有哪些措施
2021-01-30治安管理處罰的種類
2020-12-03超市摔倒超市負什么責任
2021-02-24已經履行脫密期還需履行競業限制嗎
2020-11-25實習期不給工資能告單位嗎
2020-12-15上傳侵權的網絡視頻由誰擔責
2020-11-21意外傷害保險報銷比例是什么
2021-03-23人壽保險理賠手續是什么,理賠標準又是怎么樣的
2021-01-17車子被撞是理賠中心定損還是保險公司定損
2020-12-21人民財產保險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0-11-10保險原則有哪些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