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中,一般處在極其底層的人才會申請法律援助,而法律援助為這些人提供了援助律師,最大程度的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參與法律援助的律師一般都是無償的,但是并不意味著他們沒有責任,那么參與法律援助的法律責任是什么呢?
1、法律援助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以及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紀律處分:
(1)為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人員提供法律援助,或者拒絕為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人員提供法律援助的;
(2)辦理法律援助案件收取財物的;
(3)從事有償法律服務的;
(4)侵占、私分、挪用法律援助經費的。
辦理法律援助案件收取的財物,由司法行政部門責令退還;從事有償法律服務的違法所得,由司法行政部門予以沒收;侵占、私分、挪用法律援助經費的,由司法行政部門責令追回,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律師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司法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給予1個月以上3個月以下停止執業的處罰:
(1)無正當理由拒絕接受、擅自終止法律援助案件的;
(2)辦理法律援助案件收取財物的。
有前款第(2)項違法行為的,由司法行政部門責令退還違法所得的財物,可以并處所收財物價值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
法律援助的對象和條件
根據有關規定,我國法律援助的對象是我國公民和符合一定條件的外國公民,即經濟困難和特殊案件的當事人。法律援助的條件可分為一般條件和特殊條件。
(一)一般條件。確因經濟困難(以當地政府部門規定的最低生活標準為準),無能力或無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并有充分理由證明為保障自己合法權益需要幫助的我國公民,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二)特殊條件。主要指刑事案件被控一方獲得法律援助應具備的特殊情況,主要有以下幾種:
(1)肓、聾、啞和未成年人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以及被告人可能被處判死刑而沒有委托辯護律師的;
(2)其他殘疾人、老年人為刑事被告人或嫌疑人,因經濟困難沒有能力聘請辯護律師的;
(3)刑事案件中外國籍被告人沒有委托辯護人法院指定律師辯護的。
由以上規定可以知道,作為一個律師參加法律援助時,雖然不能獲得報酬,但是卻要承擔法律援助的法律責任,這也是為了避免出現某些法援律師對當事人不負責任的現象,似的法援制度的實施與預想的結果適得其反,當事人認為法援律師不負責任的,可以據此申請更換。
如何申請法律援助
農民工討薪法律援助有哪些內容
法律援助的受援人有什么義務和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務派遣的準則有哪些
2021-01-09行政訴訟怎樣才能立案
2021-01-27農村宅基地房屋拆遷糾紛如何解決
2020-12-14企業要進行新三板掛牌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04銷售圖書是否需要出版社授權書
2020-12-28遺棄罪先予執行
2020-11-11怎樣寫離婚證據目錄范本是怎么樣的
2020-12-23聘用合同續簽日期可以提前簽嗎
2021-02-04實習期享受三倍工資嗎
2020-11-10辭退發工資嗎
2021-02-28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包括什么
2020-12-30對每一危險單位的風險管理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10國際貿易貨物運輸保險
2021-01-30投保財產險怎么收費
2021-02-27投保人與被保險人的關系
2021-03-02一起保證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12朱某借車給同事吳某,借車發生事故能要求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3-05投保人是什么意思,成為投保人有哪些條件
2020-11-29海上保險的索賠與理賠原則及手續
2020-12-22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意義是什么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