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取保候審期限屆滿后怎么辦
取保候審是我國刑事訴訟中的一種強制措施,人民法院、檢察院、公安機關都有權作出《取保候審決定》。為了防止長期取保,既不結案,也不偵查、起訴、審理,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取保候審期限最長不得超過一年。
取保候審即將到期的,執行機關應當在期限屆滿十五日前書面通知決定機關,由決定機關作出解除取保候審或者變更強制措施的決定,并于期限屆滿前書面通知執行機關。
執行機關收到決定機關的《解除取保候審決定書》或者變更強制措施的通知后,應當立即執行,并將執行情況及時通知決定機關。
原決定機關收到受案機關作出的變更強制措施決定后,應當立即解除原取保候審,并將《解除取保候審決定書》、《解除取保候審通知書》送達執行機關,執行機關應當及時書面通知被取保候審人、保證人;受案機關作出繼續取保候審或者變更保證方式決定的,原取保候審自動解除,不再辦理解除手續。
取保候審期限屆滿后,原決定機關必須發出解除取保候審通知書,如沒有違反取保候審規定情形的,應該退回保證金。
二、被取保候審人的義務
(刑事訴訟法》第56條規定了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遵守的義務,有以下幾項:
1.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離開所居住的市、縣。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正當理由不得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有正當理由需離開所居住的市、縣的,應當經執行機關批準。如果取保候審是由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決定的,執行機關在批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離開所居住的市、縣前,應當征得決定機關同意。
2.在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取保只是手段,候審才是目的,因此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義務在接到傳訊后及時到案。
3.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擾證人作證。
4.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
執行機關在執行取保候審時,應當告知被取保候審人必須遵守上述規定,以及違反規定或者在取保候審期間重新犯罪應當承擔的后果。
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反規定的,已經交納保證金的,沒收保證金。區別情形,還可以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結悔過、重新交納保證金、提出保證人或者對其監視居住、予以逮捕。
綜合上述內容,要是在規定的取保候審期限到了的時候,此時要么是解除取保候審措施,要么就是變更為其他的刑事強制措施,不過一切還是要結合具體的情況作出處理。不管是解除還是變更,其實此時都應該退還之前交納的取保候審保證金。
取保候審的條件是什么?
律師可以為哪些犯罪嫌疑人申請取保候審
取保候審要交多少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假期已過不能上班公司要付工資嗎
2021-02-17機動車未經登記是否取得物權
2020-12-20新三板掛牌上市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31離婚損害賠償構成要件包括哪些
2021-02-10媳婦能繼承男方家房產嗎
2021-01-02在疫情期間房屋過戶可以延期嗎
2020-12-24中介不退錢去哪里投訴
2020-12-18事業單位終止勞動合同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嗎
2021-01-31勞動爭議案件最多能賠償幾年
2020-11-19公共交通意外險的保險待遇
2021-01-22法律對產品責任的損害賠償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22“三個期限”避免保險合同糾紛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21如何變更保險合同?
2020-12-16從車險爭議看保險人賠付責任的認定
2021-01-282020年河北保險最低基數是多少
2020-12-29只要一出事故保險公司的免賠率就是20%嗎
2021-03-04國家土地承包年限
2020-12-14土地轉讓范文
2021-02-24土地流轉協議無效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27公司拆遷補償申請書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