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取保候審的期限是不能超過12個月的,而在取保候審到期后則就需要解除取保候審措施或變更取保候審措施。那么如果是解除取保候審的話,具體的程序是怎樣的呢?請跟隨律霸小編一起在下文中進行具體了解。
一、解除取保候審的程序是怎樣的
根據司法實踐以及我國相關的法律法規的規定,解除取保候審的程序如下:
1,由被取保候審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向作出取保候審的機關或者執行機關口頭或者書面提出解除取保候審的要求,并闡明在取保候審期間沒有出現違反義務的情況。
2,辦案單位審核解除取保候審的條件。
3,若符合解除取保候審的條件,案件承辦人應當寫出《呈請解除取保候審報告書》,經辦案單位審查同意后,辦案人員再制作《解除取保候審決定書、通知書》,辦理解除手續。
4,解除對被取保候審人員的監督、約束。在辦理相關手續時,辦案人員要被取保候審人宣布《解除取保候審決定書》,并讓其在該決定書回執上簽字。如果采用保證金保證的方式,辦案人員還要制作《退還保證金決定書》,并通知被取保候審人到指定的銀行領取保證金。至此,解除手續辦理完畢。
二、取保候審的期限:
由于取保候審和監視居住這兩種強制措施在實際執行中一旦被采取就難以撤銷,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長期受到限制,無法正常工作、學習和生活,不利于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權益。既不利于案件及時終結,也不利于打擊犯罪和保護公民的合法權利,有損于法制的權威和嚴肅性。為此,相關法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監視居住最長不得六個月。這個期限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分別計算的最高期限。
以上便是對解除取保候審措施的詳細解答,希望可以為您提供一些幫助。解除取保候審措施的也是要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才可以,當然現實中也有可能是變更取保候審措施。要是你在這方面還有疑問的話,可以直接來電咨詢我們律霸的在線律師。
解除取保候審算有前科嗎
解除取保候審的條件是什么
多長時間解除取保候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滯納金是否可以單獨申請執行
2021-01-12自己是保證人沒錢了可以不履行擔保責任嗎
2021-03-21商標侵權免責的條件是什么呢
2020-12-12履約保證金為什么不等同于違約金
2020-12-18未登記抵押權是否享受別除權
2021-01-15店鋪租賃合同沒到期解約怎么賠償
2020-12-14監護人能用被監護人的錢嗎
2020-11-23協議離婚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17侵權糾紛法院管轄法院
2020-12-31房產證在房屋中介手里不肯退怎么辦
2020-12-27霸王條款是合同欺詐嗎
2020-11-29購房新政策二套房契稅相關規定
2021-02-21涉外勞務與境內勞動派遣的區別
2020-12-05董事監事是否屬于勞動關系
2021-02-23勞務派遣工合同期滿是否解聘
2020-12-21哪些事故不屬于意外險的保險賠償范圍
2021-02-06保險法對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12保險經營范圍和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有限制嗎
2020-12-14批準設立的保險公司登記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2-25公交客車沒買保險能運客嗎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