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取保候審的期限是不能超過12個月的,而在取保候審到期后則就需要解除取保候審措施或變更取保候審措施。那么如果是解除取保候審的話,具體的程序是怎樣的呢?請跟隨律霸小編一起在下文中進行具體了解。
一、解除取保候審的程序是怎樣的
根據司法實踐以及我國相關的法律法規的規定,解除取保候審的程序如下:
1,由被取保候審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向作出取保候審的機關或者執行機關口頭或者書面提出解除取保候審的要求,并闡明在取保候審期間沒有出現違反義務的情況。
2,辦案單位審核解除取保候審的條件。
3,若符合解除取保候審的條件,案件承辦人應當寫出《呈請解除取保候審報告書》,經辦案單位審查同意后,辦案人員再制作《解除取保候審決定書、通知書》,辦理解除手續。
4,解除對被取保候審人員的監督、約束。在辦理相關手續時,辦案人員要被取保候審人宣布《解除取保候審決定書》,并讓其在該決定書回執上簽字。如果采用保證金保證的方式,辦案人員還要制作《退還保證金決定書》,并通知被取保候審人到指定的銀行領取保證金。至此,解除手續辦理完畢。
二、取保候審的期限:
由于取保候審和監視居住這兩種強制措施在實際執行中一旦被采取就難以撤銷,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長期受到限制,無法正常工作、學習和生活,不利于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權益。既不利于案件及時終結,也不利于打擊犯罪和保護公民的合法權利,有損于法制的權威和嚴肅性。為此,相關法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監視居住最長不得六個月。這個期限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分別計算的最高期限。
以上便是對解除取保候審措施的詳細解答,希望可以為您提供一些幫助。解除取保候審措施的也是要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才可以,當然現實中也有可能是變更取保候審措施。要是你在這方面還有疑問的話,可以直接來電咨詢我們律霸的在線律師。
解除取保候審算有前科嗎
解除取保候審的條件是什么
多長時間解除取保候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務合同一般簽幾年
2021-01-23醫療事故鑒定由誰來繳費
2021-01-02醫療事故中患者承擔的舉證責任
2021-01-27國有土地是否可以協議出讓
2020-12-06實習生受傷屬于工傷嗎
2021-01-20監事最大要承擔的責任是什么
2020-12-22懲罰性賠償適用知識產權侵權嗎
2020-12-20離婚后繼父能否索要贍養費
2021-03-17合同未生效不想履行了怎么辦
2021-01-20顧客在商場摔傷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14成立業主委員會流程有哪些
2021-01-16[案例]:碰到勞務欺詐,求職者該怎么辦?
2021-01-02掛靠車輛出事故的保險費保險公司賠不賠
2020-12-12車上責任險條款
2021-01-23各種事故保險理賠詳細程序
2020-11-30解釋保險合同條款應當遵循的原則有哪些
2020-11-20有關保險公司的問題有哪些
2021-02-19保險利益都有哪些重要原則
2020-11-15什么人能繼承土地承包經營權
2021-01-03土地出讓金的計算方法是什么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