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取保候審只是一種刑事強制措施,并沒有對犯罪嫌疑人定罪處罰,因此取保候審也是有期限限制的。那么要是取保候審到期后,又該如何進行處理呢?律霸結合我國法律規定,將在下文中告訴你答案。
一、取保候審到期后司法機關會如何處理
取保候審即將到期的,執行機關應當在期限屆滿十五日前書面通知決定機關,由決定機關作出解除取保候審或者變更強制措施的決定,并于期限屆滿前書面通知執行機關。執行機關收到決定機關的《解除取保候審決定書》或者變更強制措施的通知后,應當立即執行,并將執行情況及時通知決定機關。被取保候審人在取保候審期間沒有違反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的規定,也沒有故意重新犯罪的,在解除取保候審、變更強制措施或者執行刑罰的同時,縣級以上執行機關應當制作《退還保證金決定書》,通知銀行如數退還保證金,并書面通知決定機關。執行機關應當及時向被取保候審人宣布退還保證金的決定,并書面通知其到銀行領取退還的保證金。
二、取保候審的方式
《刑事訴訟法)第53條規定,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應當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據此,取保候審有保證人保證和保證金保證兩種方式。對同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決定取保候審的,不能同時使用保證人保證和保證金保證。
保證人是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的為其擔保的人。保證人必須符合下列條件:與本案無牽連;有能力履行保證義務;享有政治權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有固定的住處和收入。公安、司法機關應當嚴格審查保證人是否符合法定條件,符合保證人條件的,應當告知其必須履行的義務,并由其出具保證書。
保證人應當履行以下義務:監督被保證人履行法律規定的被取保候審期間的義務;發現被保證人可能發生或者已經發生違反法律規定的行為時,應當及時向執行機關報告。被保證人有違反法律規定的行為,保證人未及時報告的,經查證屬實后,由縣級以上執行機關對保證人處以1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罰款。如果保證人與被保證人串通,協助被取保候審人逃匿以及明知藏匿地點而拒絕向司法機關提供,構成犯罪的,依據刑法有關規定對保證人追究刑事責任。對于取保候審保證人是否履行了保證義務,由公安機關認定,對保證人的罰款決定,也由公安機關作出。
當取保候審到期后,可以是解除取保候審,也可以是變更強制措施。具體的是采取哪種方式,還需要看相關機關的決定。如果你在辦理取保候審的過程中遇到什么問題的話,可以來電向我們律霸在線律師進行咨詢,隨時為您提供專業的法律服務。
申請取保候審的程序是怎樣的
保外就醫與取保候審的條件?
盜竊罪能取保候審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是如何規定拘役的
2020-12-22什么是文字商標
2021-01-06能否直接執行反擔保財產
2021-01-23股權質押可以順位質押嗎
2020-12-21電商平臺賣家欺騙消費者怎么賠償
2021-02-20電子商務過程中爭議如何解決
2021-02-13監護人有權查看被監護人隱私嗎
2020-12-02拆借資金借據
2021-01-02被扶養人生活費怎么計算
2021-01-02房產抵押能否對抗財產保全后的執行
2021-02-12貸款合同簽了沒有下款合同生效嗎
2020-12-19學生私自離校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6不簽勞動合同是否存在事實勞動關系?
2020-12-15勞務派遣轉勞務外包合法嗎
2021-02-04什么是是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及怎樣指定人壽保險的受益人
2021-02-14保險免責條款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2如何處理保險合同無效產生的后果
2021-01-20保險合同內容變更的條件及訂立要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1-01-25人身保險監管什么意思
2021-02-07未盡提示、說明義務被罰,保險人說明義務的履行方式是什么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