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動產質權能否善意取得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動產質權是可以善意取得的,所謂動產質權的善意取得,就是說出質人以自己沒有權利處分的第三人財產來設定的質權,這時質權人就處于善意取得占有質物。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八十四條:出質人以其不具有所有權但合法占有的動產出質的,不知出質人無處分權的質權人行使質權后,因此給動產所有人造成損失的,由出質人承擔賠償責任。
二、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
1、在主體方面,轉讓人須為無權處分人,受讓人為有民事行為能力人。只有當轉讓人無權處分該物時,原物所有人的利益才會受到侵害,才會存在犧牲原物權人的利益而保護第三人利益的情形,才有適用善意取得的必要。并且,受讓人應當具有民事行為能力,這樣才能保證第三人的行為是有效的,一個被撤銷或無效的行為就不存在對其利益的保護問題。
2、在客體方面,從《物權法》第106條的規定可以看出,我國規定善意取得的客體包括動產和不動產,動產以交付為其公示原則,不動產以登記為其公示原則。
3、就主觀方面來說,受讓人應當的善意的。所謂善意,主要指不知情,指行為人在為某種民事行為時不知存在某種足以影響該行為法律效力的因素的一種心理狀態。對于認定這種心理狀態,我認為應當考慮以下幾個因素:首先,受讓人是否有知情的義務,通過他的專業知識水平以及對轉讓人的了解程度,受讓人是否能夠判斷他的取得是善意的;其次,受讓人是否支付了合理的對價,如果受讓人明知其取得該物的價格與實際價值相差極大,則可以認定為其行為出于非善意;最后,應當考慮交易的場所是否符合常理。
4、在客觀方面,善意取得必須依一定的法律行為而存在,這是善意取得的前提。受讓人通過交易從轉讓人處取得財產,而受讓人的這種行為是一種支付合理對價的法律行為。我國《物權法》中規定以合理的價格轉讓就充分說明了這種行為的性質必須的有償的,受贈、繼承等無償方式取得的物不能發生善意取得的效力。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動產質權是可以善意取得的,所謂動產質權的善意取得,就是說出質人以自己沒有權利處分的第三人財產來設定的質權,這時質權人就處于善意取得占有質物。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打官司怎樣請律師,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24企業如何登陸新三板掛牌
2021-02-13一方重病可以離婚嗎
2020-12-29父母可以贈與房產給還沒大學畢業的兒女嗎
2021-03-05二手房過戶撤銷時間怎么規定
2020-11-30裁減試用期員工也應支付經濟補償
2021-03-14內部調崗申請
2021-02-17勞動爭議業務提成算工資嗎
2021-03-21買境外旅游保險產品時該在哪里買呢
2020-11-17岑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15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是什么
2020-12-26司機無證駕駛肇事逃逸,保險公司照樣得賠
2021-03-04外資保險公司是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嗎
2021-02-25外資保險公司超出業務范圍尚不構成犯罪如何處罰
2021-03-07公司不交保險要交個人所得稅嗎
2021-03-25車被撞了對方逃逸理賠多少錢
2020-12-25原保險與再保險區別在哪里
2021-02-12保險經紀機構監管規定
2021-01-04機動車交通事故致人身傷亡 四種特殊情形保險公司可免責
2020-11-16鼓勵保險公司承保火災公眾責任保險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