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司法鑒定意見不能作為證據使用的情形有哪些?
司法鑒定意見不能作為證據使用的情形有:
法院24日正式向社會公布的《關于辦理死刑案件審查判斷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明確指出九種鑒定意見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規定指出,鑒定意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1.鑒定機構不具備法定的資格和條件,或者鑒定事項超出本鑒定機構項目范圍或者鑒定能力的;
2.鑒定人不具備法定的資格和條件、鑒定人不具有相關專業技術或者職稱、鑒定人違反回避規定的;
3.鑒定程序、方法有錯誤的;
4.鑒定意見與證明對象沒有關聯的;
5.鑒定對象與送檢材料、樣本不一致的;
6.送檢材料、樣本來源不明或者確實被污染且不具備鑒定條件的;
7.違反有關鑒定特定標準的;
8.鑒定文書缺少簽名、蓋章的;
9.其他違反有關規定的情形。
規定明確,對鑒定意見有疑問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通知鑒定人出庭作證或者由其出具相關說明,也可以依法補充鑒定或者重新鑒定。
二、對鑒定結論有異議怎么辦
在民事訴訟過程中,針對某些專業問題需要進行司法鑒定,比如傷殘等級鑒定,工程造價鑒定,筆跡鑒定、財物價格鑒定等等。所以司法鑒定結論成為法院審理某些案件的重要證據,也可能決定著當事人勝敗的命運。對自己不利的鑒定結論當事人當然會搖頭,那么如果對鑒定結論不服怎么辦?下面我們就來談談這個問題。
作為當事人為什么不服,無非是司法鑒定有違法之處而結論對自己不利。那么怎么來看待這種不利因素呢?一方面是鑒定程序違法,當事人感覺不公正;二是鑒定標準混亂,當事人不能信服結論正確性;三是鑒定程序不透明鑒定時間過長,鑒定結果客觀真實性受懷疑;四是鑒定人不出庭接受質詢,鑒定結論專業性正確性難以讓普通人理解;五是鑒定機構及鑒定人管理混亂,弄虛作假違法執業現象多發。以上五種情況,是當事人對鑒定結論不服的出發點,也是我國司法鑒定的現狀表現。司法鑒定的很多問題,我們作為律師在多年的辦案過程中深有體會。簡言之概括,在目前的司法實踐中很難找到一份完全沒有法律瑕疵的司法鑒定結論。所以,我們也總結了一些審查司法鑒定結論及應對的方法。
司法鑒定的意見作為法庭上證據的使用非常的常見,借用科學的手段來提供證據也是當前最主流的方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有九種情況是不能夠采用司法鑒定意見作為證據使用的,這一點在正文中明確的為大家展示過,如果有疑問可以向法院提起上訴或者向司法鑒定機關申請二次鑒定。
醫療過錯司法鑒定規則是什么?
司法鑒定時間是怎樣規定的
司法鑒定費用哪個機構付,收費的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補償協議是否屬于民事訴訟的范圍
2021-01-30事實婚姻的法律特征有哪些
2021-01-23侵犯隱私權怎么處理
2020-12-04字體侵權如何賠償由誰負責
2020-12-25緩刑期間能學駕駛嗎
2021-01-09如何區分有限合伙人財產份額轉讓與合伙財產的轉讓
2020-11-30如何限制出境
2021-02-05顧客在超市內摔傷,超市理應賠償嗎
2021-03-16政府回購房繼承協議公證需要什么材料,政府回購房繼承協議公證流程是什么
2021-01-13用人單位怎么舉證
2020-11-27試用期解聘賠償是試用期工資還是轉正后的工資
2021-01-25合同到期不給離職證明怎么辦
2020-12-29勞動爭議管轄權包括哪些內容
2020-11-21哪些勞動爭議可由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調解
2021-02-17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適用是怎樣的
2020-12-26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3-20保險代位追償權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3-21企業財產保險合同指的是什么
2021-01-11究竟哪些險種可將地震劃為承保責任范圍內
2021-01-20如何區分土地出讓金與地價的不同點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