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欺詐怎樣認定
一、《價格法》第十四條第四項規(guī)定,經營者不得利用虛假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這種價格違法行為通常稱作價格欺詐行為,又稱欺騙性價格表示,是指經營者利用虛假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條件,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的行為。
二、國家計委出臺《禁止價格欺詐行為的規(guī)定》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認定以下13種價格行為為價格欺詐行為:
1、標價簽、價目表等所標示商品的品名、產地、規(guī)格、等級、質地、計價單位、價格等或者服務的項目、收費標準等有關內容與實際不符,并以此為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購買的。
2、對同一商品或者服務,在同一交易場所同時使用兩種標價簽或者價目表,以低價招徠顧客并以高價進行結算的。
3、使用欺騙性或者誤導性的語言、文字、圖片、計量單位等標價,誘導他人與其交易的。
4、標示的市場最低價、出廠價、批發(fā)價、特價、極品價等價格表示無依據(jù)或者無從比較的。
5、降價銷售所標示的折扣商品或者服務,其折扣幅度與實際不符的。
6、銷售處理商品時,不標示處理品和處理品價格的。
7、采取價外饋贈方式銷售商品和提供服務時,不如實標示饋贈物品的品名、數(shù)量或者饋贈物品為假劣商品的。
8、收購、銷售商品和提供服務帶有價格附加條件時,不標示或者含糊標示附加條件的。
9、虛構原價,虛構降價原因,虛假優(yōu)惠折價,謊稱降價或者將要提價,誘騙他人購買的。
10、收購、銷售商品和提供服務前有價格承諾,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的。
11、謊稱收購、銷售價格高于或者低于其他經營者的收購、銷售價格,誘騙消費者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的。
12、采取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短缺數(shù)量等手段,使數(shù)量或者質量與價格不符的。
13、對實行市場調節(jié)價的商品和服務價格,謊稱為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的。
三、價格欺詐行為的法律責任
根據(jù)《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guī)定》第七條規(guī)定,對經營者的價格欺詐行為,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并處違法所得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責令停業(yè)整頓,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
以上內容就是小編對“價格欺詐怎樣認定”問題進行的解答,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產抵押債務履行期限過了怎么辦
2021-01-21國家監(jiān)察委是行政監(jiān)督嗎
2020-11-24原產地標記注冊申請書范文
2021-01-23書面贈與協(xié)議與口頭贈與協(xié)議誰的效力更大
2021-01-13爺爺是否有權利把房子贈予孫子
2020-12-22祥云縣離婚撫養(yǎng)費標準
2020-12-03拿別人銀行卡取錢算盜竊嗎
2020-11-12地役權是否適用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
2020-11-19經濟賠償金如何支付?
2021-02-10工程勞務分包合同是否有效
2020-11-29補繳社會保險是否屬于勞動糾紛
2020-12-02意外保險理賠需要的材料有哪些
2021-01-18交通事故中從車上摔下的是否屬于交強險中規(guī)定的第三者
2021-01-07交通全保險怎么賠償
2021-03-17車禍報保險要什么手續(xù)
2020-11-17交通肇事司機逃逸保險公司可否拒賠
2021-03-01保證保險的分類有哪些
2021-02-14什么叫代理?
2021-02-16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簿是什么
2021-03-07種植土地轉讓的程序是什么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