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斷價格欺詐
1、標價簽、價目表等所標示商品的規格、等級、計價單位等與實際不符,并以此為手段誘騙消費者購買。
2、對同一商品或者服務,在同一交易場所同時使用兩種標價簽,以低價招徠顧客并以高價進行結算的。
3、使用欺騙性或者誤導性的語言、文字、圖片、計量單位等標價,誘導他人與其交易的。
4、標示的市場最低價、出廠價、批發價、特價、極品價等價格標示無依據或者無從比較的。
5、降價銷售所標示的折扣商品或者服務,其折扣幅度與實際不符的。
6、銷售處理商品時,不標示處理品和處理品價格的。
7、采取價外饋贈方式銷售商品和提供服務時,不如實標示饋贈物品的品名、數量或者饋贈物品為假劣商品。
8、收購、銷售商品和提供服務帶有價格附加條件時,不標示或者含糊標示附加條件的。
9、虛構原價,虛構降價原因,虛假優惠折價,謊稱降價或者將要提價,誘騙他人購買的。
10、采取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短缺數量等手段,使數量或者質量與價格不符的。
價格欺詐的3大特征
而這兩大類的價格欺詐,自身也有著較為明顯的3大特征:
第一,圍繞標價的形式,通過五個要素的虛假標識欺詐消費者。根據相關規定,對于經營者銷售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務,要求明碼標價,特別是在商品的標價中,要包括五個最基本的要素,即商品的產地、品名、規格、計價單位和價格。對于一些無良商家來說,標價中的五要素成為其欺詐消費者的一種方式,如原產地為廣州,標識為巴黎;等級為二級品,標識為一級品;采取價外饋贈方式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時,不如實標識所贈物品的數量或質量。
第二,利用其他欺詐性的價格手段。價格手段主要表現為虛構原價、謊稱降價誘騙他人購買,或原本是市場調節價的商品,謊稱是政府定價或政府指導價,利用群眾對政府定價、指導價的信任誘騙消費者進行消費。
第三,運用缺斤少兩的手段,模糊或混淆數量概念,以此誤導或誘導消費者。
消費者在判斷判斷價格欺詐上面有問題,為了對自己有利最好與律霸網律師進行探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跨區變更地址費用
2020-12-26農民購買、使用直接用于農業生產的農資產品,是否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2021-03-25起訴離婚程序費用
2020-12-23合作關系是否可以有競業限制
2021-01-25對公賬戶變更法人流程有哪些
2021-01-25集資房與經濟適用房的區別
2020-11-28集資房與眾籌房有什么區別
2020-11-08勞務派遣工合同期滿是否解聘
2020-12-21臨時工沒簽合同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6如何完善再保險合同
2021-02-23申請經營旅館業的備案手續
2020-11-30本案車輛受損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3交通傷殘鑒定機構是否由保險公司指定
2021-02-19買保險一個月后查出病來有無賠償
2021-01-30保險法司法解釋(一)內容有哪些
2020-12-17農村可以自行出讓土地嗎
2021-01-24土地出讓金是如何算的
2020-12-26政府違法占地需要賠償給行政相對人嗎
2021-01-31拆遷房房產證辦理費用和方法是怎樣的
2021-03-14陽西縣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