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黃陂區律師 陽東縣律師 平湖市律師 鎮雄縣律師 漢陽區律師 沙縣律師 金鳳區律師 贛榆縣律師
最近一些年來法院受理了很多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方面的案件,這些案件涉及到的內容都很具體,什么情況都有,里面的一些法律名詞司法認定等若是沒有一些相關的法律知識,不容易理解的透徹。律霸為大家帶來了北京市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中一些疑難問題的解答。
一、未取得建設審批手續的施工合同的效力如何認定?
發包人就尚未取得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等行政審批手續的工程,與承包人簽訂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但在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發包人取得相應審批手續或者經主管部門批準建設的,應當認定合同有效。
發包人未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的,不影響施工合同的效力。
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第一條第(二)項規定的“沒有資質的實際施工人借用有資質的建筑施工企業名義”承攬建設工程(即“掛靠”)具體包括哪些情形?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解釋》規定的“掛靠”行為:
(1)不具有從事建筑活動主體資格的個人、合伙組織或企業以具備從事建筑活動資格的建筑施工企業的名義承攬工程;
(2)資質等級低的建筑施工企業以資質等級高的建筑施工企業的名義承攬工程;
(3)不具有施工總承包資質的建筑施工企業以具有施工總承包資質的建筑施工企業的名義承攬工程;
(4)有資質的建筑施工企業通過名義上的聯營、合作、內部承包等其他方式變相允許他人以本企業的名義承攬工程。
三、如何認定是否屬于必須招標的建設工程?
《解釋》第一條第(三)項規定的“必須進行招標”的建設工程的認定應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第三條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和原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工程建設項目招標范圍和規模標準規定》的相關規定予以確定。法律、行政法規有新規定的,適用其新規定。
四、勞務分包合同的效力如何認定?
同時符合下列情形的,所簽訂的勞務分包合同有效:
(1)勞務作業承包人取得相應的勞務分包企業資質等級標準;
(2)分包作業的范圍是建設工程中的勞務作業(包括木工、砌筑、抹灰、石制作、油漆、鋼筋、混凝土、腳手架、模板、焊接、水暖、鈑金、架線);
(3)承包方式為提供勞務及小型機具和輔料。
合同約定勞務作業承包人負責與工程有關的大型機械、周轉性材料租賃和主要材料、設備采購等內容的,不屬于勞務分包。
五、如何認定建筑企業的內部承包行為?
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的承包人將其承包的全部或部分工程交由其下屬的分支機構或在冊的項目經理等企業職工個人承包施工,承包人對工程施工過程及質量進行管理,對外承擔施工合同權利義務的,屬于企業內部承包行為;發包人以內部承包人缺乏施工資質為由主張施工合同無效的,不予支持。
六、小型建筑工程及農民低層住宅施工合同、家庭住宅室內裝飾裝修合同的效力如何認定?
施工人簽訂合同承建小型建筑工程或兩層以下(含兩層)農民住宅,或者進行家庭住宅室內裝飾裝修,當事人僅以施工人缺乏相應資質為由,主張合同無效的,一般不予支持。對于當事人確實違反企業資質管理規定承攬工程的,可以建議有關行政主管部門予以處理。 前述合同對質量標準有約定的,依照其約定,沒有約定的,依照通常標準或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標準予以確定。當事人有其他爭議的,原則上可以參照本解答的相關內容處理。
上述的這些北京市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中疑難問題的解答,具體解釋了手續不全施工合同是否有效、分包合同的效力認定以及掛靠如何認定等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中的常見問題。工程施工合同糾紛的審理應當仔細、謹慎。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咨詢律霸貴陽律師!
工程施工合同違約金一般是多少
工程施工合同印花稅稅率是多少
工程施工合同補充協議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店鋪轉讓合同房東要簽字嗎
2021-01-22強迫寫欠條屬于什么罪
2020-11-30物品借條的標準格式
2021-02-16離婚后財產糾紛案訴訟時效
2020-12-21請求排除妨害的前提是什么
2021-03-20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否存在未遂狀態
2020-12-29未贍養老人能否分割撫恤金
2021-01-23擔保合同有哪幾種成立方式
2021-02-19土地糾紛是找村長辦事嗎
2020-12-16舊城改造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2021-01-14涉外勞動爭議管轄權歸屬問題解答
2021-01-23【法律常識】擔任勞動爭議調解員的條件
2021-03-11房屋火災意外險多少錢
2021-01-24車禍受害人對保險公司賠償不服該如何處理
2020-12-19保險合同訂立有關問題
2021-01-13保險公司變更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1解除保險合同的事由有哪些
2020-12-23實習期上高速保險拒賠合法嗎
2021-02-22教職員工校方責任險到底應該賠償給教育局還是教師家屬
2021-01-22未盡說明義務 事故后應理賠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