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犯消費者權益的民事責任,是指經營者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的或者其與消費者約定的義務,侵犯消費者的民事權利依法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侵犯消費者權益的民事責任一般發生在商品或服務的交易過程中。
(二)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政責任,是行政責任在消費領域的具體體現,嚴格地說,它既包括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法定職責而應承擔的法律責任,也包括經營者違反國家有關保護消費者的行政管理法規定義務,違法經營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但后者無疑是其中最主要的部分。
經營者的違法行為在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同時,往往也違反了國家的行政管理法規,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對于經營者違法經營的行政責任,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反不正當競爭法》、《食品衛生法》、《廣告法》等,都作了明確的規定。
(三)侵犯消費者權益的刑事責任,主要是經營者違反消費領域的刑事法律規定,構成犯罪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消費者知情權被侵害具體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經營者不依法標明商品或者服務的真實情況。主要指經營商品和服務的經營者沒有按法律、法規規定的方式依法實行明碼標價制度。
2.經營者對消費者的詢問置之不理或者不作明確答復。不同的消費個體,往往對有關商品或服務有不同的疑惑,對此特定的答復信息可能構成消費者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決定性條件。碰到有消費者不明白商品或者服務中的說明,請經營者予以解釋、說明或者示范時,有的經營者對此冷嘲熱諷,有的置之不理,甚至說一些有傷消費者人格尊嚴的話。
3.消費過程的欺詐行為。欺詐行為是指經營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過程中,采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欺騙、誤導消費者,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行為。這種欺詐行為在實踐中較為常見。根據國家工商局發布的《欺詐消費者行為處罰辦法》的規定,經營者在向消費者提供商品時,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屬于欺詐消費者的行為:
(1)銷售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
(2)采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使銷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
(3)銷售“處理品”、“殘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謊稱是正品的;
(4)以虛假的“清倉價”、“甩賣價”、“最低價”、“以優惠價”或者其他欺騙性價格銷售商品的;
(5)以虛假的商品說明、商品標準、實物樣品等方式銷售商品的;
(6)不以自己的真實名稱和標記銷售商品的;
(7)采取雇用他人等方式進行欺騙性的銷售誘導的;
(8)做虛假的現場演示和說明的;
(9)利用廣播、電視、電影、報刊等大眾傳播媒介對商品作虛假宣傳的;
(10)騙取消費者預付款的;
(11)利用郵購銷售騙取價款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約定條件提供商品的;
(12)以虛假的“有獎銷售”、“還本銷售”等方式銷售商品的;
(13)以其他虛假或者不正當手段欺詐消費者的行為。
4.商品情況標示存在問題。有的商品情況標示不全,即指示上的缺陷,是指生產者沒有提供指示與說明,致使其產品在使用、儲運等情形中具有不合理的危險。《產品質量法》第27條第1款第5項規定“使用不當,容易造成產品本身損壞或者可能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產品,應當有帶示標示或者中文警示說明”。有的商品情況標示和說明有欺騙性。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內容,消費者對產品是享有相應的知情權的,如果自己的權利受到侵犯的,消費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與當事人進行協商。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贈與的程序有哪些
2021-03-18贍養父母有標準嗎,具體標準是什么
2020-11-23立案后才能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0-11-19交通違章不處理會上征信嗎
2020-12-17學歷造假用人單位能否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13接管期限延期最長時間是多久
2020-12-16交通事故單位如何賠償
2021-01-25遺囑必須公證才生效嗎,遺囑公證生效后有效期是多久
2021-03-13正式合同和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0-12-30人事外包與勞務派遣有什么區別
2020-12-13被他人撞骨折可以走自己的意外險嗎
2020-12-27火災意外險如何賠償
2021-01-04海上運輸保險的承保范圍
2020-11-16如何正確區分人身保險合同和財產保險合同的不同點
2021-02-0120條與保險有關的高頻法律條文
2020-12-16保險公司何時不用賠償
2020-12-02什么情形保險公司不予理賠
2021-03-06保險合同包含哪些內容
2020-11-08貨物掉落砸傷交強險拒賠合理嗎
2020-12-12保險理賠后訴訟風險出現的原因是是什么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