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時,由于經營者的過失或故意,可能會使人身權或財產權受到侵害。這里的人身權包括消費者的生命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等,財產損害則包括直接的財產損失和間接的財產損失。因此,對于商品的購買者、商品的使用者、接受服務者以及在別人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的過程中受到人身或財產損害的其他人而言,只要其人身、財產損害是因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而引起的,都享有求償權,商品的生產者、銷售者或服務者均要承擔賠償責任,而不論其是否有過錯,除非是出于受害者自己的過錯,如違反使用說明而造成的損害,則商品的制造者、銷售者不承擔責任。
按照法律規定,消費者除因人身、財產的損害而要求獲得賠償損失這一最基本、最常見的方式之外,還可以要求其他多種民事責任承擔方式,如修理、重做、更換、恢復原狀、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家賠償案件的收費標準
2020-12-23在工地工作時受傷的按照人身損害能賠多少
2021-01-31買房交了定金怎么寫收據
2021-03-05交通事故鑒定費和訴訟費還誰承擔
2020-12-06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有哪些
2020-11-26跳樓討薪為何被行政拘留,農民工跳樓討薪違法嗎
2021-03-02斷絕了父子關系還要給贍養費嗎
2021-03-12退役軍人的傷殘撫恤金可以代領嗎
2021-03-15幼童在火車站內玩耍被列車軋傷致殘事故責任如何認定
2021-02-22學校應如何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2021-02-28調崗通知范文
2020-12-15飛機延誤多少時間賠償
2021-02-21就一個財產是否可以投保多份保險
2021-01-17保險合同的中止是什么
2021-02-02原告張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一案
2021-01-17保險公司以不屬于事故項目拒賠未說明的條款有效嗎
2021-03-12如何確定保險價值
2020-12-24保險受益權的消滅
2020-12-15土地轉讓和出租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01土地轉讓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