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經過】
法院經審理查明,現年30歲的廣東普寧男子官某自2015年9月開始,在長安錦廈社區錦廈舊村經營一家隆江豬腳餐館。官某在其制作的鹵水汁中添加罌粟果,后用該鹵水汁鹵制豬腳肉、雞腿肉等,并進行銷售。
同年10月16日18時許,公安民警對該餐館例行檢查時,發現店內鹵水汁中有添加罌粟果,遂將官某抓獲,并當場繳獲罌粟果32個、排骨1份、鹵水湯1份、雞腿肉1份、豬腳肉1份。
經鑒定,繳獲的罌粟果檢驗出蒂巴因、罌粟堿、可待因和嗎啡;繳獲的鹵水豬腳肉樣本中檢測出可待因、蒂巴因、罌粟堿、嗎啡,未檢出那可丁;繳獲的鹵水雞腿肉樣本中檢測出可待因、蒂巴因、罌粟堿、未檢出那可丁、嗎啡;鹵水湯渣樣本中檢測出可待因、蒂巴因、罌粟堿、那可丁、嗎啡;鹵水排骨樣本中未檢測出可待因、蒂巴因、罌粟堿、那可丁、嗎啡。
庭審中,官某辯解其當初不知道罌粟殼是有害食品原料。
法院經審理認為,國家有關部門早已發文明確規定罌粟殼屬于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禁止在食品中添加,并嚴令查處。官某作為餐飲服務行業經營者,對此有法定的認知義務,應當知道罌粟殼系被明令禁止使用的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這一食品安全基本常識。官某違反國家食品安全管理法規,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其行為已構成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依法應予以懲處。
鑒于官某歸案后認罪態度較好,依法可以從輕處罰。法院視其犯罪情節及認罪態度,遂作出上述判決。
【法律解讀】
本案中官某屬于典型的違反國家食品安全管理法規,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行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條規定:“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條的規定處罰。”所以,官某的行為已構成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抵賬房合同糾紛怎么判
2021-02-18交通事故神經性損傷能鑒定嗎
2020-12-25新三板定向增發的流程
2020-11-28家暴離婚起訴書
2021-03-24未婚先孕怎么領結婚證
2021-03-15撫恤金誰有權領取
2021-01-08房屋私下立字據有效嗎
2021-02-27被執行人死亡了可以立案嗎
2020-12-15要辭職了領導不讓走怎么辦
2021-01-18調崗降薪合理嗎?
2021-01-26對外承包工程能否對外派遣勞務
2021-01-07公司倒閉派遣制制員工怎么賠償
2021-01-07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2020-11-18壽險責任準備金的管理方法
2020-12-29夫妻財產分割:人身保險合同權益的分割
2021-01-29對于人壽保險合同有哪些和年齡誤報后果的詳細解答
2021-02-15人身保險合同主要條款有什么
2021-02-21學生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的標準是多少
2020-11-11人身保險重復保險的賠償原則有哪些
2021-03-18交強險是什么,它與第三者責任保險的區別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