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增強經營者誠信自律意識和消費者的自我保護意識,快速、有效地解決經營者與消費者之間的消費爭議,構建“和解為先”的消費爭議自主處理機制,促進消費領域的社會和諧,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浙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辦法》的有關規定,結合金華實際,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消費爭議協商和解的涵義
消費者與經營者在消費活動中發生爭議后,就與爭議有關的問題進行協商,在自愿、互諒的基礎上,通過直接對話擺事實、講道理,分清責任,達成和解協議,使糾紛得以解決的活動。消費爭議協商和解是一種快速、簡便的爭議解決方式。
第三條消費爭議協商和解的法律依據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三十四條第一項:消費者與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第四條消費爭議協商和解的原則
和解雙方本著“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以自主化解爭議為目的”精神,貫徹平等與協商原則。
第五條消費爭議協商和解的基本要求
雙方在客觀公正的基礎上,在互相諒解的前提下,共同弄清事實,分清責任,和諧磋商,自愿達成協議,并自覺、主動地履行協議,以達到自主協商解決消費爭議的目的。
雙方協商要體現“過賠相當”的原則,經營者不得借消費者對專業知識不熟、或信息不對稱坑害消費者,消費者也不可非理性示償。
第六條消費爭議協商和解的主體
和解的主體是經營者和消費者。根據“誰銷售誰負責”的原則,消費者可以直接找經營者協商解決,而經營者不得以“商品質量問題是生產廠家或其它供應商的事”為借口,要求消費者直接找廠家或供應商交涉,拒絕或拖延與消費者進行協商和解,而是應積極主動地配合消費者協商,并積極主動地與生產企業或供應商進行交涉。
設有12315消費維權聯絡站的,聯絡站為當然執行主體;如不設聯絡站的,可以由經營者授權或委派的人員為執行主體。經營者應主動建立相關的和解制度,以方便自主解決日常經營活動中的消費糾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匯票承兌程序有什么
2021-03-20婚姻法解釋三
2021-01-09離婚后能否給子女改姓氏
2020-12-03監護人被指定后能否變更
2021-03-21去勞動仲裁需要律師嗎
2021-02-24房屋債權糾紛查封無法過戶怎么辦
2021-01-22唯一住房被認定為危房有補貼嗎
2020-11-29住房公積金婚前有貸款,婚后另一個可以再貸嗎
2021-01-07員工不同意調崗怎么辦
2020-12-04產品責任險條款
2021-03-14保險人責任免除條款如何認定
2021-01-25被保險人與第三人已履行調解協議,保險公司是否免責
2020-12-05財產保險與人身保險保險標的不同
2021-02-05保險合同出現糾紛處理方法有哪些
2021-03-24投保后投保人可以享有哪些服務
2021-01-29為什么會出現保險公司的賠款少于車禍事故實際支付的費用?
2021-01-05土地上如何設立承包經營權
2021-03-24土地承包經營權繼承是什么意思
2021-02-22土地承包權可以抵押嗎
2020-11-16集體土地出讓合同范本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