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消費糾紛的表現和注意問題
網絡消費糾紛主要表現有:一是低價誘惑。在網站上,有許多產品以低于市場價一半或是更低的價格出現,這種超低價的商品有可能是二手貨或者是殘次品。二是虛假宣傳。有些網站提供的產品說明夸大甚至是虛假宣傳,消費者看到實物后與網上看到的樣品相差甚遠。三是設置格式條款。買貨容易退貨難,一些網站的購買合同采取格式化條款,對網上售出的商品不承擔“三包”責任、沒有退換貨說明等。四是購物證據不足,維權難。匯(寄)款是網上購物采用的主要支付方式,消費者手中除了匯款單,沒有其他購物憑證,而匯款單無法具體標明商品的功能、型號等內容,不能為消費者維權提供充足的證據。
當前網絡消費作為一種新的消費形式逐漸受到人們的喜愛,但是由于網絡購物的特殊性,導致在交易的過程中頻頻出現不同類別性質的消費糾紛。吉林省消協日前發布了系列消費警示,提醒廣大消費者網絡購物要“四看”之后,慎重進行網上交易。
消費者在網上交易之前應做到“四看”:一看網站。網購首先要選擇制度完善、有信譽保障的網站進行交易活動。二看價格。一般與市面售價過于懸殊的商品,要謹慎購買,不要輕易地相信“該商品參加網站的特價活動”“此商品被網站授予信得過商品稱號”等虛假、夸大宣傳。三看信譽。網購網站通常以若干等級評價商品及賣家的信譽度,消費者在評估商品質量及賣家信譽度時,除考慮上述因素以外,還應瀏覽其他買家對該賣家及所售過的商品評價。四看訂單。如果買家在一個網絡店鋪購買多件商品而以一個訂單下單,那么買家一定要在訂單中注明購買清單,以免發生錯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房價上漲賣方違約應該怎樣維權
2021-02-21已抵押車輛是否可以質押
2021-02-02工傷鑒定申請材料要準備哪些
2021-02-03物權期待權的保護條件
2020-12-31破產債權是怎么分類的
2021-01-14交通肇事罪能判緩刑嗎
2020-11-21銀行監督機構從業人員需承擔哪些法律職責
2021-02-17銀行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泄露個人銀行賬戶信息怎么處罰
2021-03-16如何理解免責條款
2021-01-15勞務派遣單位違反勞務合同承擔什么責任
2021-03-02雇傭關系怎么進行解除
2021-02-26在外地工作發生工傷有哪個仲裁管轄
2021-02-04勞動糾紛的一裁終局
2021-01-11航班取消改簽要加錢嗎
2020-12-25保險合同是有償合同
2021-01-12保險合同的必備條款
2021-03-16住房責任保險的含義是什么呢
2020-11-09人身保險可不可以重復理賠
2020-12-02飲酒出事故保險公司應該負責嗎
2021-01-08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