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今年初,我與一家房地產公司簽訂了房屋購銷意向書。約定我購房一套,交納10萬元誠意金(公司出具發票上載明的收費項目為“認購誠意金”)。當我上月按照約定到公司簽購房合同時,得知因房價上漲,公司已將該套住房高價賣給了他人。我要求公司雙倍賠償誠意金,但公司認為,誠意金不是定金,無需雙倍返還。請問,房價上漲后開發商惡意違約,我的誠意金可否得到雙倍返還?
律師回復:
盡管公司在收取你的誠意金后,惡意違反房屋購銷意向書,但其無需雙倍返還。一方面,誠意金不是定金。定金是通過書面約定,一方向對方預先支付一定數額的金錢,作為履行合同的擔保。擔保法第八十九條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向對方給付定金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履行債務后,定金應當抵作價款或者收回。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可見,定金具有雙重性:一是合同的擔保方式;二是對違約的一方具有懲罰性質。而“誠意金”只是一個商業上的概念,不僅沒有定金所需的明確的擔保、懲罰性質,甚至在我國法律上尚無明確規定,充其量屬于預付款或訂金,是買家和開發商之間就商品房買賣問題達成初步意向的證明。另一方面,你無權要求公司雙倍返還誠意金。《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百一十八條規定:“當事人交付留置金、擔保金、保證金、訂約金、押金或者訂金等,但沒有約定定金性質的,當事人主張定金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你和公司簽訂的意向書并沒有明確約定“誠意金”為定金,也就無法得到支持。當然,值得提醒的是,常有一些不法開發商利用購房者的法律知識欠缺,有意混淆“定金”、“誠意金”,使其一旦違約也能逃避應有的懲罰。為此,作為購房者應區分它們并非同一“金”,在簽訂購房合同時應當明確所交款項的性質,以便維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劃撥可以按揭嗎
2021-01-11征地補償的新標準是什么
2021-02-06產品侵權的舉證責任誰來承擔
2020-12-20已經質押的股權還能做抵押嗎
2021-01-17商標所有權與使用權能分離嗎
2020-12-05政府與個人合同如何中止
2021-01-24顧客不小心在超市摔倒誰賠償相關費用有哪些
2021-03-09平安意外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3-17不能投保貨物運輸保險的物品
2021-03-26荊州市交通事故賠償律師:保險理賠指的是什么,保險理賠有什么法律規定?
2021-01-15保險人未盡說明義務 相關保險條款無效
2020-11-15酒后駕駛把車碰了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14保險對方公司不肯調解怎么辦
2021-03-18保險公司不可以解散嗎
2021-02-18關于保險欺詐的載體是如何的
2021-02-03保險受益人的法定標準是什么
2020-11-29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2020-12-07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七條
2021-01-27村委會是不是確認土地承包無效的主體
2021-02-09土地流轉后,土地被征收應該屬于誰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