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商網站買到假貨怎樣維權
提要:
在鑒別假貨的問題上,不建議采用事后維權的方式來解決。消費者在購買時,應該注意一些事前事項。
媒體報道稱電商網站的供應商存在造假行為,而電商網站對消費者的投訴置若罔聞。如果不幸在電商網站買到假貨,應當如何維權?
律師支招:
從合同義務上看,如果電商網站銷售假貨,消費者是有權要求退貨的。對于是否可以獲得賠償,要看電商網站之前是否做出相關承諾。
目前消費者在維權中最關鍵的環節是:1、假貨的認定;2、是否能夠證明貨品購買的來源。有些消費者在購買商品之后,把發票等關鍵證據丟掉,維權就會有一定的問題。
在假貨的認定上,某些假貨,例如化妝品與真品之見的區別比較模糊,而且缺乏專業的鑒定機構,認定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難。在這個問題上,不建議采用事后維權的方式來解決。消費者在購買時,應該注意一些事前事項。
例如最好選擇電商網站的自營產品。目前有些電商平臺開放給第三方商家,在對商品的把關上,不如對自營產品那么嚴格。消費者也應當有一定的防范意識。
如果最終訴諸法律,雖然成本會比較高,但是從法律條文方面看,消費者有法可依。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有明確的條文支持消費者的維權。
在退貨問題上,法律明確規定,依法經有關行政部門認定為不合格的商品,消費者要求退貨的,經營者應當負責退貨。
對于是否能夠獲得賠償,法律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經營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費者提供,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受害人有權要求經營者給予所受損失二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于該問題答案的整理,如果還有疑問,歡迎來律霸網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局投訴多久給工資
2020-11-12國家賠償應當向誰申請
2021-01-25注冊外貿公司的經營范圍
2021-01-22合伙人的身份在什么情況下發生繼承
2021-03-17回避的適用情形
2020-12-04工傷申請財產保全有必要嗎
2021-02-25第二順位繼承人能領到撫恤金嗎
2020-12-30學生在校被清潔工歐打誰負責任
2021-01-14哪些情況不能簽終止協議
2021-02-06公司支付給個人勞務費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0-12-28試用期離職是否受競業限制
2021-02-23何謂保險責任和責任免除
2021-01-07上了全險 為什么保險公司不賠?
2021-01-20保險抗辯權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22車禍后保險公司拒賠的原因是什么
2021-01-02個人土地轉讓協議書
2021-01-06拆遷時未簽協議先交房合法嗎
2020-11-27拆遷補償協議是誰簽的
2021-02-26國有土地房屋拆遷補償的原則有哪些
2021-02-05自住房拆遷重建需要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29